河南省戏曲之乡为何花落宁陵

北京医院治疗皮肤病 http://m.39.net/pf/a_8810613.html

行走于梨乡宁陵,你与老百姓打交道多了会发现,无论何时何地,你总会时不时地从他们嘴里听到哼出的几句豫剧腔调。

这就是葛天文化之乡宁陵,今年又被授予“河南省戏曲之乡”。戏曲,已融入梨乡百姓的生活。

宁陵素有“戏窝子”之美誉,戏剧艺术源远流长,是传统名剧《抬花轿》的发祥地,是山东快书一代宗师高元均,豫剧演员李斯忠、吴心平、孟祥礼的故乡,是知名须生演员王筱楼的从艺处,更是豫剧传承和发展之地。

史料记载,自古宁陵就剧种多、剧团多、名演员多。可以说,宁陵“戏曲之乡”的美誉名副其实。

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宁陵的广大戏曲工作者和戏迷爱好者,更是创作了一批屡获大奖的艺术精品,打造了一批有影响力的艺术品牌,培育了一批戏曲艺术新秀。

斗转星移,天地沧桑。在宁陵这方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戏曲千百年来始终如一股暖流,绵延不绝地滋润着百姓的心田。

葛天戏韵源远流长

宁陵是音乐、舞蹈和戏剧的发源地,葛天氏创作的“葛天氏之乐”形成了戏曲的雏形。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戏曲艺术形式渐趋成熟。宁陵戏曲传统绵长,剧种、曲种多样,声腔丰富,剧作高超,艺人辈出,是宁陵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河南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今天的宁陵有传承自葛天氏之乐的豫剧豫东调、四平调、唢呐、秧歌、盘鼓、肘歌、步辇舞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宁陵县委书记李振兴介绍,宁陵流传着戏曲家樊粹庭、唐玉成、陈素真、马金凤等演员的逸闻故事,戏剧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

明清是宁陵戏曲的鼎盛时期。当时,全县共有班社50余个,是豫东表演团体最多的县之一。宁陵县戏班的文字记载始见于侯方域《赠江伶序》:“江生吴人也,以歌依宋君于雪苑,先是沙随郭使君者,官常州刺史,携江生与其倡十余人于归……”郭家戏班保留至清末。

据史料记载,光绪十八年统计,全县化妆演出的著名戏班有8个,统称“县八班”。其中,由县衙门组建的捕班实力最强,红生周同、须生王祥均具有一定影响。

新中国成立前后,宁陵涌现出了许多戏班。如宁陵的九女班、同乐班、黄楼科班、逻岗西街戏班、孔集火神爷戏班等,这些戏班常年活跃于豫鲁苏皖一带,广受各地群众的欢迎。

一个不平凡的县剧团

民间文艺留下来后,到底能“走”多久、多远?答案只有一个,只有融入生活才能广传承、放异彩。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大幅改善,豫剧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宁陵县先后建立业余剧团35个,县职业剧团定名为“宁陵县人民豫剧团”。该团成立于年,是豫东一带建团最早的专业表演团体,也是建国前就接触我党地下工作者的表演团体。重点演出具有进步精神和反抗意识的剧目,如《李刚打朝》《李闯王进京》《薛刚反唐》等。建国后在兼演传统剧目的同时,该团高度重视创作与移植现代戏,如《王贵与李香香》《刘介梅》《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等。

上世纪50年代加工整理的大型悲剧《司马茅告状》(李斯忠领衔),在首届河南省戏曲观摩汇演中,李斯忠获得演员一等奖,剧本获得一等奖,音乐、舞蹈、集体演出等获得多个奖项。上世纪70年代创作的大型豫剧《惠河湾》在商丘地区汇演中获一等奖,被省文化厅定为赴郑展演剧目。后期创作的大型现代戏《二老冤中奖》在商丘地区汇演中获得多个奖项,主演邵书元获得演员一等奖。上世纪80年代根据本县救人英雄张环礼的事迹创作的大型豫剧《张环礼》,在河南戏曲汇演中获得特等奖。上世纪90年代以驻村干部为题材创作的大型豫剧《连心桥》在全市巡演……

对宁陵豫剧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李斯忠,是宁陵柳河人,年调入河南省豫剧二团。李斯忠身材高大,扮相威严,嗓音清亮,做戏精当,他主演的《铡美案》曾在中央电台播放,一度受到周恩来总理的称赞。年《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题为《一个不平凡的县剧团》,高度赞扬以李斯忠为团长的宁陵豫剧团先进事迹。

近年来,宁陵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宁陵县戏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常把戏曲事业列入县委、县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宁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紧跟时代要求,聚焦“中国梦”、新时期宁陵精神、移风易俗等题材进行戏曲创作,着力推动戏曲事业创新发展。

宁陵县剧团排演的豫剧《儿女婚事》反映了豫东农村当下的“婚姻”现状,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节俭办理红白喜事,抵制讲排场、比排场的奢靡之风,树立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倡导“移风易俗”新风尚。该剧获得省扶持资金5万元,获得县政府扶持资金13万元。

大型现代戏《心上的树》,是由宁陵县委常委会研究确定的戏曲项目。该剧以全国林业劳动模范潘从正为原型,讲述了他一生用“缀网劳蛛”的精神,让昔日的风沙盐碱地变成了立体种植的新田野,并因植树与新华社原社长穆青结下的深情厚谊。该剧本列入中原戏曲精品项目,省扶持资金30万元,县政府配套资金万元。年,该剧获得第八届黄河戏剧节银奖。

名家辈出流派纷呈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宁陵自古人杰地灵,梨园子弟名家辈出,代不乏人。

民国二十年成立于孔集乡的“火神爷”戏班,演员王启擅长文武小生,驰名豫鲁,当时群众编有这样的顺口溜:“扒了屋子卖了砖,也要看王启的《翠屏山》。”民国二十二年,孔集乡黄楼村的黄传习成立的“黄家科班”培养出一大批优秀演员,如河南省豫剧院一团的著名小生表演艺术家赵义庭、山东曹县豫剧三团的文武须生李文知等。

出生于孔集乡的豫剧演员吴心平,今年83岁。他是商丘市豫剧院著名演员、国家一级演员,年赴北京演出《社长的女儿》社长一角,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年河南影业公司与香港金马影业公司联合摄制的彩色电影戏曲片《包青天》,他成功地扮演了包拯。在数十年的舞台艺术生涯中,吴心平广泛吸收、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风格鲜明的特色,开创了豫剧净角一代新风,被称为净行的一个新流派“吴派”。而今,吴心平拥有亲传弟子及再传弟子近百人之众,票友、戏迷不计其数。

还有一位从宁陵走出的豫剧名家,他就是河南豫剧院青年豫剧团团长孟祥礼。孟祥礼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豫剧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他身材高大魁梧,扮相英俊洒脱,唱腔高亢挺拔,做派稳健豪放。特有的条件和秉赋,使他在豫剧舞台上扮演了一系列忠勇侠义、善良宽厚、血气方刚、坦荡耿直的正人君子、道德楷模。如传统戏《辕门斩子》中的杨延景,《三哭殿》中的唐王;现代戏《黑娃还妻》中的黑娃等。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宁陵坚持让民间文艺融入现代生活、融入现代文创产业、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用创新发展获取持久的生命力。近年来,宁陵充分挖掘“依团代训”“学校教育”“在职培训”等多种人才培养路径的潜力,积极培养戏曲人才,河南省曲剧团的高明明、高惠惠,中央戏曲学院的路洁、倪博等一大批青年演员脱颖而出。

艺术之花梨乡绽放

传统艺术焕新声,梨乡戏曲又逢春。

11月22日,河南省文联主席邵丽向宁陵县政府县长马同和颁发“河南省戏曲之乡”匾牌,标志着该县戏剧事业发展迈上了新的历史起点。

考察组一致认为:宁陵的葛天文化孕育了中国戏曲的原始雏形;宁陵的戏曲传承良好,剧种较多,有豫剧、曲剧、四平调、二夹弦、道情等剧种在此繁衍发展;宁陵人杰地灵,名家辈出,走出了李斯忠等闻名全国的戏曲表演艺术家;政府重视文化场所建设,葛天大剧院设施齐备、功能一流,完成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大院的升级改造,乡村大舞台建设基础较好;加大对专业剧团的支持和民营剧团的扶持,采取定补加奖励的办法,增加政府买单场次,文化惠民活动落实到位,群众戏曲活动丰富多彩。经认真研究,决定授予宁陵县“河南省戏曲之乡”称号。

“传统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传统戏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家瑰宝。”宁陵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洪锋介绍,宁陵获得“河南省戏曲之乡”荣誉称号,这既是对全县前期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全县干部群众的激励,宁陵将以荣获“河南省戏曲之乡”为契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出更多紧扣时代脉搏、贴近人民生活、艺术水准上乘的优秀作品,为打造豫东重要文化高地、推动河南戏曲事业繁荣发展、实现中原更加绚丽出彩作出积极贡献。

在“戏窝子”宁陵县,大街小巷、乡村角落都有豫剧的声音、都有票友的身影,梨乡人民听起戏来是那样的如醉如痴、物我两忘,戏曲已融入到梨乡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民间艺术就要在保护中传承,今后我们将借助‘戏曲之乡’优势,进一步做好戏曲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让梨乡民间文艺在更广阔的舞台和市场上活起来。”宁陵县政府县长马同和表示,该县今后将进一步完善政策引导和扶持机制,积极探索打造“戏曲之乡”文化品牌的成功模式,努力开创宁陵戏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2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