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发展与成熟时期出了无数的角儿。其中,以老生和旦角为例。
最出名的有“四大须生”——余高言马(最初的一代),即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明、马连良。
京剧老生中比较出名的有:
“谭派”,即谭鑫培一派(谭集昆区、梆子、大鼓、京剧青衣、花脸、老旦之所长,融会贯通,形成了“谭派”,曾有“无腔不学谭”之盛况,是“老生后三杰”之一)。
“余派”,即余叔岩一派(谭鑫培先生的粉丝,在谭派基础上发展为余派,京剧鼎盛时期代表人物之一)。
“马派”,即马连良一派(谭鑫培先生的粉丝,在曾经天下谭余一脉时发展出马派)。
“麒派”,即麒麟童一派(艺名,原名周信芳,麒派久居江南,谭余马在北方)。
“四大名旦”——梅尚程荀,即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这是年在北京《顺天时报》举办京剧旦角名伶评选时选举出来的结果。他们形成了梅端庄典雅、尚俏丽刚健、程深沉委婉、荀娇昵柔媚这四大流派,开创京剧舞台以旦为主的局面。
再讲京剧的艺术性。
京剧的艺术性体现在文学、表演、唱腔、音乐、脸谱等各个方面。
1文学方面京剧中文化发展离不开票友的推动,不少名角儿身边都有大知识分子。比如说,京剧鼎盛时期,余叔岩先生身边的张伯驹,梅兰芳先生身边有齐如山、冯耿光,程砚秋先生身边有罗瘿公。
不少名家都为京剧留下了名笔。如大票友翁偶虹所作《锁麟囊》中的“他教我,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苦海回身,早悟兰因。”和“这才是今生难预料,不想团圆在今朝。回首繁华如梦渺,残生一线付惊涛。柳暗花明休啼笑,善果心花可自豪。种福得福得此报,愧我当初赠木桃。”
《春闺梦》中的“去时陌上花如锦,本日楼头柳又青,怜悯侬在闺中等,海棠开日到如今。”和“毕竟男儿多薄幸,无人两字是功名,密语密语真动听,谁知都是那假恩典。”
《荒山泪》中的“到三更真个是月明人静,猛听得窗儿外似有人行。忙移步隔花荫留神觑定,原来是秋风起扫叶之声。”
名人妙笔,可见一斑。
2表演方面京剧作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表演方式独具特色。其中,京剧的哭、笑、怒都很有特点。另外,因为场景和舞台的限制,有很多道具都当作代用品,比如桌子可以作山石、作跳墙、作床等,椅子可以作窑门、作牢门等,旗帜可以表示起火、起风、波浪起伏、乘车等。
音乐方面这个主要就是把京剧中的音乐相关知识翻译成通俗或流行音乐中的知识。
京剧等本土戏曲的音调和通俗歌曲的音调有很多区别,传统唱法中的五音即宫商角徵羽对应(do、re、mi、sol、la),没有西方音乐中的47(fa、xi)。
京剧中传统的工尺转化成歌曲中的调式的话,正宫调等于G调式(从5,即sol开始),六字调等于F调式(从4,即fa开始),凡子调等于E调式(从,即mi开始)。据说以前挑班的老生都是正宫调(G调),现在大多降为凡子调(E调),唱西皮为六字调(F调)。
不过,京剧其实很难对照出一个标准的曲谱,很多角儿是按照自己最舒适的感觉来的,所以很难统一。但是很多专业戏曲演员的调门高却是真的,一出戏,唱到精彩的地方经常出现嘎调,如《四郎探母》中“站立宫门叫小番”中的“番”字,传说中highC的地方,也就是男谱中的C5,比标准音高一个八度。这种长时间且高品质的highC十分难得,特别是对比通俗歌曲的时候。
京剧中有板眼之说,对等于通俗歌曲中的节拍,强拍为板,次抢拍为中眼,弱拍为小眼。常说的荒腔走板,荒腔即调不准,走板即拍子不准,翻译过来就是常说的跑调。
还有其它常用的名词,如过门即前奏,调门即音高。
4唱腔方面京剧唱法中没有过于明确的划分,但多用头腔共鸣和口咽腔共鸣,发声位置比较靠前,声音大多高亢嘹亮。另外,京剧唱法对咬字要求很高,拉长音唱时还要字字清晰,以字行腔,要求字正腔圆。另外,京剧唱法讲究四声,比如“苏三离了洪洞县”,区别于通俗及民族歌曲,如“一条大河波浪宽”
发声技巧的话,京剧中老生用大本嗓,旦角用假嗓,也称小嗓,小生用大小嗓结合,称为龙虎音。
5脸谱方面“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这是《唱脸谱》里一段,一首耳熟能详的歌,充分表现出京剧中脸谱的特色。不过这个本人不是很懂,所以从网上截了一段,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