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乃作者丹姐讲文化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戏曲剧团日常演出的剧目,大多以传统戏为主,这是戏曲舞台艺术的特殊现象。我国戏曲约有个剧种,流布在各省、市、自治区区域内,又称为地方戏,有的历史久远,有的历史稍短,有的是解放后才成立起来的。由形成的年代来分,被称为古老剧种或年青剧种。古老剧种如昆曲、梆子、秦腔、汉剧、川剧等,年青剧种如沪剧、越剧、黄梅戏、花鼓戏、龙江剧等;由观众面和该剧种的剧团多少来分,又被称为大剧种或小剧种,比如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等被称为大剧种。不论是历史长或短,它们都有各自的传统,各剧种都有自己的传统戏。
四郎探母传统戏的概念,约定俗成指的是历代艺人流传下来的剧目,其之所以能被流传,是由于表演艺术突出,被下一代演员模仿学习,并且在流传时,经艺人不断加工,表演艺术越来越丰富,既是演出剧目又是传承的教材。古老剧种的传统戏,以其精彩的唱、念、做、打的技艺,成为保留剧目,甚至成为经典剧目。有的戏不但本剧种流传还被其他剧种移植搬演。年青剧种也有自己的传统剧目,他们擅长表现生活气息浓郁,表演以生动、活泼取胜。传统戏的价值最主要是表演艺术,这也是其顽强生命力所在,戏曲的传统剧目浩如烟海,其种类除了古装戏,也包括现代戏等。
霸王别姬传统戏的年龄也各不相同,有属于明清传奇、南戏等传承下来的传统剧目,在昆剧、弋阳腔等剧种中可以看到。传统戏还包括上世纪初的《武家坡》、《四郎探母》等剧目;也有,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创编的剧目,如“四大名旦等京剧前辈艺人创作的流派戏,如梅派的《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程派的《锁麟囊》,荀派的《红娘》,尚派的《失子惊疯》等;还有五六十年代推陈出新的剧目,如京剧《白蛇传》、《野猪林》、《杨门女将》,评剧《花为媒》等;还有现代生活题材的“传统戏。如评剧《杨三姐告状》,60年代的“样板戏”等。
白蛇传20世纪50年代。在中央人民政府“推陈出新”文艺方针的指引下,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文化部门,曾经组织一批创作人员和艺人对解放前一批传统戏进行过科学的“推陈出新”的工作。这些当年经过“推陈出新”的剧目大多是成功的,有的化腐朽为神奇,如昆剧《十五贯》等当然也有个别改得过“左”。在目前舞台上演出的传统剧目中,大多数是经过50年代“推陈出新”的剧目,但仍有不少传统剧目未经科学加工提高,仍停留在“老戏老演”的水平上:有些传统戏的思想内容不够健康,有的剧本有些台词庸俗,有的戏舞台艺术比较粗糙。
十五贯比如阿甲先生排练昆剧传统剧目《朱买臣休妻》时,就把原作的主题,加强深化,使人物形象在表演上体现得更鲜明、更突出,使原作放出格外灿烂的光彩。由于与观众常年见面的还是传统戏,所以,传统戏应该根据各剧种、各个具体剧目的情况具体对待,使经过加工的戏,得到当代观众的美感认同。有一些传统戏在表演艺术上有一定魅力,但其剧本的思想内容和主题,却很消极或不够健康,要根据我们时代的要求和观众新的社会观念和审美观念,对剧本作出积极的、主动的解释,反映时代精神和人心的向背,和今天的群众思想感情合拍,给予人们以社会和人生的新的启迪。从古到今,任何一个剧作家的剧本都会由于时代不同而重加演绎。
朱买臣休妻从《缀白裘》到《六十种曲》,我们可以看到同一题材剧本不同的演变。李渔主张戏曲表演要使观众“虽观旧剧,如阅新篇”,他说:“世道迁移,人心非旧,当日有当日之情态,今日有今日之情态。”李渔所说的“世道”和“人心”,就是观众的社会观念、道德观念和审美观念,他所说的“情态”就是舞台上人物形象的艺术表现。这是李渔对当年戏曲的传统剧目一旧剧而说的,对我们今天的舞台现状来说,仍是有意义的:对于传统戏的剧本的主题,要与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达到较好的对应。清代的戏曲理论家黄幡绰指出,演戏“能使看者触目动情,始为现身说法,可以化善惩恶,非取其虚作戏,为嬉戏也”。
缀白裘比如,周信芳先生的《乌龙院》演出本,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改造剧本主题,把旧本中被描写成一个嫖客、流氓式的宋江,还他一个行侠仗义、支持梁山农民革命的英雄的面目,阎惜姣则是欲置宋江于死地的反面人物,使戏的主题思想有了积极意义;再如,阿甲先生在《烂柯山的导演处理》中叙述他在改编、导演此剧过程中,对崔氏和朱买臣这两个人物新的解释:在封建社会中,作为靠丈夫生活的崔氏,当绝了生计时,受不住贫困而离开朱买臣,有值得同情的一面,而且,崔对朱也不是没有一-点感情。在表演崔氏离开朱买臣时,要强调她的内心矛盾。
再如朱买臣被迫写休书,待崔氏离去后的进场,改变原来把他描绘为旧知识分子消沉窝囊的形象,而是写他从书中得到鼓励,面对生活振作自己等等,这些导演处理都赋传统以新的生命,就是从其社会地位因素寻得的。我导演的晋剧《三娘教子》时,为了突出我国古代妇女的传统美德,把旧本中三娘在教训儿子薛英哥时的唱词“我将来靠谁人”、“望儿做高官”等唱词都删了,而强调她一心只望英哥能成材,突出她的奉献精神和博大的爱心。
参考资料《中国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