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东西文化大碰撞,人们对传统戏

本文乃作者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20世纪初,东西文化大碰撞,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评价的焦点之一是对传统戏曲的大讨论。虽然观点各异,但各方都能够认识到戏曲艺术的现实功能,所以从其理论探索的一开始,就要求“戏曲艺术能发挥社会教育作用,能成为国民的学校,能为革命斗争服务。能否做到这一点成为人们衡量戏曲和评价具体剧目的首要标准”。这可以看作是传统戏曲理论重要的近代发展:“高台教化”演变成社会教育的理想。虽然教化与教育的姿态都是从上到下式,但是一字之差已使内涵发生了太大的变化:一个造就的是巨民,另一个造就的乃是公民。这是因为时代背景的变迁,中国近代社会所面对的沉重的家国梦想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考量“新智”与“新民”。革命也罢、强国也好,都需要人才,而教育自然被提到首位。

改良戏曲与小说,以便为一新国民教育服务,很早就被提上了社会革新的议事日程。早在年,梁启超便将小说提到了“国民之魂”的地位:“彼美、英、德、奥、意、日本各国政界之8进,而政治小说为功最高焉。英名士某君日:小说为国民之魂。岂不然哉!岂不然哉!”此时代,小说与戏曲并举,梁启超更亲自动手写作杂剧、粤剧,如《新民说》、《新罗马传奇》、《新中国未来记》等,身体力行,可谓胆识过人。以梁启超在世纪之交中国政坛和文坛的声望,其风云鼓动之说可谓黄钟雷鸣。其后柳亚子在《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中也谈到戏曲为国民喜好,编演故事或可达到“民智大开,河山还我”的目的。后又有先锋派领军人物陈独秀大谈“梨园者,实普天下之大学堂也,优伶者实普天下之大教师也”。甚至他还能对戏曲的内容进行辩证地分析,以为既“不能持尽善尽美之说,以袒护今日之俳优,不善者宜改弦更张之”,又不可“以微劣而遂以无益视之”。

这些言论当可看作中国近代戏曲革新理论之先声。处于新的纪元开启之际,在东西文化既对立又融合的世界格局下,得风气之先的文化人突破了以往视戏曲为“小道”的传统观念,既体现了自我意识的更新,也源于西方戏剧艺术的社会地位影响了新阶层的人们看待传统文化、传统形式的眼光。“五四”之前的戏曲理论批评,大都具有三个显著特点:第一,他们把戏曲改革与社会变革紧密地结合起来,以社会变革的意识号召戏曲革新。这对后来的戏曲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它们并不是一般意义上地强调戏曲的教育作用,而是将教育与实事结合起来,对于社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