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你知道几

兴国山歌

兴国县位于江西省南部,属赣州市管辖。兴国95%以上的人口均为中原南迁的客家人及其后裔。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客籍背景,世代居住在高山密林中的客家人过着艰辛的生活,在劳作之余,他们只有用山歌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中原的古风遗韵和当地土著文化的融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兴国山歌。在兴国城乡村镇,处处闻歌声,人人是歌手。所以,兴国素来被誉为“山歌之乡”。兴国山歌代表曲目有《园中芥菜起了芯》、《绣香包》、《行行都出状元郎》、《赞八仙》等。

兴国山歌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生活气息浓郁,有独唱、对唱、“三打铁”、联唱、轮唱等形式和锁歌、盘歌、斗歌、猜花、丢观音、黄鳅咬尾、绣褡裢、藤缠树、树缠藤等种类。就大的表演形式来分,兴国山歌大体有以下几种:山野田间唱和,因情因景因人而异,内容涵盖男欢女爱、生产、生活、时政等方方面面;跳觋,分南河山歌和东河山歌,南河山歌又分情歌和插科打诨的搞笑歌,由觋公、觋婆装扮演唱,东河山歌即祝赞山歌;民俗歌,在庙会、婚丧嫁娶、祝寿、建房、小孩满月等场合演唱,演唱者多为职业歌师;叙事山歌多为群众场合中一问一答、一正一反地对唱山歌,有较强的故事性,常常是围绕某一主题展开,现常被地方政府用为宣传工作的手段;赛歌是一种特殊的形式,即歌手聚会打擂台,考“肚才”,比机敏,高潮迭起,决定胜负后诞生擂主。

傩舞(南丰跳傩、婺源傩舞、乐安傩舞)

傩舞是“跳傩”的主要表现形式,原为祭神驱疫的仪式舞蹈,后发展为娱神娱人的傩舞。南丰傩舞流传于江西省南丰县个村庄,传播面广,是民众喜爱的民间舞形式。南丰傩舞历史悠久,几经演变,清初傅太辉《金砂宋氏傩神辨记》载:“汉代吴芮将军……祖周公之制,传傩以靖妖氛。”可见汉时南丰一带已有跳傩。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到明清时期,南丰跳傩吸收了戏曲、木偶、灯彩、武术等多种表演技艺,变得更加世俗化、娱乐化。新成立后,传统的跳傩在民间依旧传承,延续着其草根文化的命脉。

婺源傩舞俗称“鬼舞”或“舞鬼”,历史悠久,节目众多,风格独特,是古代舞蹈艺术史研究的“活化石”,深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所注目。通过多年的调查,婺源傩舞节目有一百多个、傩面两百多个。由于社会历史等原因的影响,现存秋口镇长径村“驱傩神班”有演员19人,面具三十余个,其中有4个原始木雕面具,可演节目24个。婺源傩舞节目很多,有反映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的《开天辟地》、《太阳射月》、《孟姜女送寒衣》等,表演形式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等。婺源傩舞动作十分丰富,模拟女性的舞步“妮行步”,《开天辟地》中的“辟斧”、“拗斧”、“磨斧”,《丞相操兵》中的“上、中、下十字架”、“操兵步”、“拍手一照”、“拍腿过河”、“耍羽毛”、“舞花”、“轮棍”,《太阳射月》中的“摸胡点”、“单摸胡”、“双摸胡”等都别具一格,保留着古朴、粗犷、简练、夸张、形象、传神的独特风貌。这些动作多顺拐、屈膝、下沉、含胸、挺腹,具有沉而不懈、梗而不僵的特色。音乐伴奏由打击乐、曲牌和唱腔三个部分组成,有专用的锣鼓谱和曲牌,遵循舞止曲终的原则。

乐安县的东湖村位于江西省乐安县城南30华里处,村里的杨姓氏族世代流传着一种古老的跳傩仪式,当地人称为“滚傩神”,此仪式规约森严,概不外传。东湖“滚傩神”已有近千年历史,它被当地作为驱邪纳福、保境安民的一种仪式传承延续至今。村中傩神庙(始建于清乾隆八年,现已倒塌)前曾写有一副对联“傩驱瘟疫丁盛畜旺,神佑乡里邑立村宁”。“滚傩神”所戴的面具与其他傩舞不同,不是整个罩住脸部,而是由上额下嘴两个断片组合而成,有猪嘴、鸡嘴、鹅王、东岳、判官、白虎精、歪嘴婆婆等18面。伴奏音乐为一鼓一锣,节奏为反3/4拍,弱拍在前,强拍在后,很有特色。

永新盾牌舞

盾牌舞主要表现两军对垒破阵、相互攻守拼战的场面,由男子集体表演,两铁叉手与众多(8个以上)牌丁伴着滚、打、桩、躲的一系列动作,组成四角阵、一字长蛇阵、八字阵、黄蜂阵、搭牌、龙门阵、荷包阵、打花牌等八个阵式。阵式布局巧妙严谨,造型神采各异。其动作特点为功架不倒,刚柔相济,疾而不乱。盾牌舞的音乐特点主要是吸收“灯彩”中的唢呐曲牌“锣腔”、“戏曲”中长音加花的“南路散板”和“国术”中的快板锣鼓等,加上表演过程中不断响起的铿锵的短刀响环声和演员们“嗬嗬”的呼喊声,为热闹气氛的营造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盾牌舞在永新一带家喻户晓,曾有“不练盾牌不是男子汉”之说,特别是元宵“出灯”时更属必不可少。它深受当地民众喜爱,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永新盾牌舞是赣西南山区民俗民风的一个缩影,它体现出一种最原始的民族凝聚力、团队精神和战斗精神。就艺术价值而言,它集武术、杂耍、舞蹈、造型于一体,成为地方文化的典型代表。

青阳腔

青阳腔形成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因青阳属池州府,故又称池州调或徽池雅调。目前主要存在于安徽省青阳县及江西省湖口县等少部分地区。明代嘉靖年间,弋阳腔流入青阳地区,与当地方言及民歌小曲相结合,形成青阳腔。这一新起的声腔突破曲牌联套体的音乐结构,发展了“滚调”,创造了腔、滚结合的歌唱形式,将我国戏曲声腔的演进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青阳腔的剧目上起元明南戏,下到后世的各种文人传奇,数量众多,历史上曾出现过《词林一枝》、《摘锦奇音》、《玉谷新簧》、《徽池雅调》等一批青阳腔剧目刊本,现在能收集到的青阳腔大小剧目有94个。

弋阳腔

弋阳腔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南宋中期,兴起于浙江的南戏经信江传入江西,在弋阳地区结合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于元末明初孕育出一种新的地方声腔弋阳腔,与昆山腔、余姚腔、海盐腔并列为当时的四大声腔。弋阳腔以弋阳为中心,主要在江西省内的贵溪、万年、乐平、鄱阳、浮梁、上饶等一些地区传承延续,明代前中期曾流布及于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及北京等地。

弋阳腔剧目分连台大戏和传奇本两大类,前者包括《三国传》、《水浒传》、《岳飞传》、《目连传》、《封神传》等,后者包括《青梅会》、《古城会》、《定天山》、《金貂记》、《珍珠记》、《卖水记》等。自诞生以来,弋阳腔即以其“杜撰百端”的连台大戏和“错用乡语”的艺术特色在民间广为流传。弋阳腔的脚色分为小生、正生、老生、二花、三花、小旦、正旦、老旦等行,其唱腔结构最初采用曲牌联套体,演出时仅辅以锣鼓而不用管弦伴奏,演员一人演唱,数人接腔,形成极富特点的“徒歌、帮腔”演唱方式,明代中叶又发展出打破曲牌联套体制的滚调,进一步增强了声腔音乐的戏剧性和表现力。在广泛流播的过程中,弋阳腔繁衍出多种变体,由此形成高腔体系,对南北各地的四十几个声腔剧种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地方民间戏曲的发展进程。

广昌孟戏

广昌孟戏是一种以孟姜女哭长城为题材的戏曲,流行于江西省广昌县境内,俗称孟戏,又名盱河戏,约起源于明初,至今已传承演出了五百余年。孟戏用高腔演唱,经专家考证,其唱腔是明代四大声腔之首的海盐腔遗响。广昌原有三路孟戏,赤溪曾家孟戏和大路背刘家孟戏两路现存,舍溪孟戏则已湮灭于20世纪的60年代。孟戏只在每年的正月演出一次,用于民俗活动。

曾家孟戏被认为是原本,全剧共64场,分为两本,一个晚上演一本。剧中孟姜女富于反抗精神,哭倒长城,为保贞节而投河自尽,同时对于封建朝廷进行了有力抨击。刘家孟戏是明传奇本,始演于明万历年间,全剧共69场,分三个晚上演出,剧中孟姜女虽因丈夫死于长城下而悲伤,却并无反抗意识,结果被秦王封为一品夫人,获赠金银。刘家、曾家两路孟戏剧本上标出的曲牌有一百四十余支,在戏曲音乐界引起了广泛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