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词又称文词戏、文词腔,起源于湖北黄梅一带的渔鼓小调,主要在安徽的东至县、安庆市的宿松县等地区流传,在资料《南乡诗草·省亲偶见》中有一首诗:“翁操四胡桂树下,妹弄渔鼓唱‘思嫁’。妇孺入迷文南词,月落西山不归家。”这首诗说明百姓对文南戏的欢迎和喜爱。清末民初渔鼓小调经逃荒的卖唱艺人传播到安徽,在流传的过程中受到“饶河调”的影响,并且吸收和融合当地的民歌、小调和舞蹈等形成了拥有独特唱腔的曲艺剧种。
年前后,宿松出现了灯歌、灯舞,后来演变成灯戏,灯戏是文南词戏曲的最初维形,并且由地摊走向舞台表演,唱腔有南词、文词、正板、快板等几十种,取“南词、文词”合二为一,称为“文南词”。年,文南词被列为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戏剧类项目。不久后,也入选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受地区民歌和灯戏的影响,文南词的唱腔分正本戏主腔和小曲两大类。正本戏主腔类似于板腔体,唱腔分小调、文词、南词三大部分,而小曲则属联曲体。
正本戏主腔分为“文词”、“南词”、“平词”三大类。其中正板和慢板也有所区别,“词正板”则旋律轻松明快,流畅,情绪波动较大;而“词慢板”则旋律低调委婉,舒缓,情绪倾向于平稳。小曲有“观花调”、“叠断桥”、“采花调”等50余种曲牌,在早期地摊阶段小曲为主要唱腔,而且小曲中蕴涵丰富的民歌。俗曲、小调,种类繁多,百姓百听不厌。来自于民间的文南词,大量保存着当初从各地吸收的小曲,并在当地衣村中流行,在衣闲或者节日,经常会看到艺人摆摊演出,多由一人操作四胡,一人主唱,其他操作乐器的艺人围坐在旁边,复句帮腔,常常吸引台下观众随声附和,气氛激烈,热闹非凡。
在表演中,后来又加入了断丝弦的表演,淘汰了一胡、一鼓的伴奏形式,极大地增加了舞台感染力。文南词的剧目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这是文南词的优点所在。最初摆摊演出时,主要以小戏为主,剧目多是在曲艺坐唱的基础上进行改编的,剧情简单,表演手段单一,但胜在曲调优美,朗朗上口,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较为普通百姓所欣赏,有着极其顽强的生命力。这段时间的剧目以《卖杂货》、《卖茅柴》、《卖草墩》、《纺线纱》、《做渔网》、《纳衰衣》、《浪子抛球》等为主很受百姓欢迎。
其中《游江》、《宋江杀惜》等文南词小戏在民间流传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大,成了这段时期的经典作品。慢慢地从地摊走上舞台演出,这时的演出由小戏慢慢地变成以正本戏为主。这时候的剧目注入了更多的社会生活内容,剧情丰富,种类繁多。经典的剧目有八十多出,其中《借衣》、《嫖院》、《点药》、《秋江》等四折戏在时间积累上改编得很完善。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剧作家又进行了创新和改编《戏牡丹》、《大审玉堂春》、《云楼会》等五十多出剧目,其中《烟花女子告状》、《苏文表借衣》从剧本到唱腔都有浓郁的安徽地方特色,自推出以来,几十年来很受百姓欢迎,演出不低于千次。
文南词是安徽地区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因其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和丰富的资料,被人们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西方、港台文化的传播,人们的娱乐方式越来越丰富,传统的文南词已经很难满足人们的胃口,文南词的发展没落了下来,急需人们的抢救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