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墨重彩彰显贵州文化形象

北京中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ft/161225/5154126.html

5月22日,中午一点,贵州京剧院排练厅。随着一声“时间到!”一队青年演员踏着鼓点,鱼贯绕场热身之后,龙腾虎跃、翻爬滚打、刀挥剑舞……排练厅里热气腾腾,一招一式看得人眼花缭乱。

“长期以来,我们每天的练功都是雷打不动的,今年因为疫情影响,3月中旬开始复工,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希望各方面赶紧回到最佳状态。”贵州京剧院副院长张明玮说。

从排练厅里呈现的活力、演员们投入的状态,记者看到了这个名动四方的京剧院成功的由来。

创新机制佳作频出

回溯成立于年的贵州京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原贵阳市京剧团)60余年的历史,其发展之路有声有色。

年,成绩引人注目的贵阳市京剧团通过了文化和旅游部(原文化部)的评估验收,被授予“全国省级重点院团”,升级为贵阳市京剧院;年,贵州省京剧团和贵阳市京剧院实行合并整改,组建了贵州京剧院,并成为全省率先改革的专业艺术院团,由此辐射带动起全省艺术院团的改革。年12月又转企改制为贵州京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年4月重组加入贵阳市旅游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记者在多次采访贵州京剧院后看到,该院以创新的工作体制和机制,不断增强自身活力,努力多出戏、出人、出效益。

多年来,贵州京剧院坚持原创,打磨精品,继年创演的《明月清风》参加文化部主办的全国京剧汇演获“新剧目奖”、年新编历史剧《范仲淹》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年《巾帼红玉》获第十一届“文华新剧目奖”之后,该院加大了创作力度,平均两年出一部精品大戏,在高端平台上频频亮相,多个原创优秀剧目共获得30余项国内外大奖:

创作于年的大型现代京剧《布依女人》,短短两年间剧本就改了9次,年获得文化部颁发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提名奖”。

创排于年6月的大型新编历史京剧《鱼玄机》,当年11月入选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并获得优秀奖;年1月又在央视“空中剧院”的“第六届中国京剧节剧目选播”中向全国观众展示了贵州京剧的风采。

年5月,该院创排的大型历史京剧《黔人李端棻》在筑进行汇报演出,随即入选贵州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年5月25日至27日,《黔人李端棻》在北京中国戏曲学院大剧场连续三天展演,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戏曲采风”栏目对该剧进行了全程专访,并于6月7日、8日在该频道连续播出;年11月,该剧作为全国第七届京剧艺术节参演剧目在天津中国大戏院演出两场,引人注目;年6月深圳市第三届戏曲名剧名家展演上,又受邀演出两场《黔人李端棻》;年7月,该剧获得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之后,又通过了文华大奖初评。

首演于年8月的大型原创新编历史京剧《王阳明龙场悟道》也先后获贵州省文艺奖、贵州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

精品大剧迭出也造就了一批优秀的人才,贵州京剧院余派老生曹剑文曾获第四届中国戏剧节“优秀主演奖”、文化部“文华表演奖”;而关派传人、院长侯丹梅更是在高端平台上连获大奖:曾获中央电视台全国青年京剧演员大奖赛最佳表演奖、中国戏剧第十届“梅花奖”、第三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优秀表演奖”、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奖等大奖、两度荣获“文华奖”等。

舞台上,除了侯丹梅、曹剑文等艺术家的表演光彩照人,年以来先后引进的冯冠博、张明玮、刘静怡、马红光、杨炳旭、李俊博、范玉、张超、詹志凯、黄海舟、刘双波、贾国林、李晨阳、李冉等优秀专业人才,也相继在舞台上崭露头角。冯冠博、马红光、杨炳旭、李俊博、范玉等曾多次参加全国各项京剧大赛并获奖,壮大了京剧院的业务实力。目前,剧院行当齐全、阵容整齐,常演的大型京剧剧目40余台,经典京剧折子戏余台。多次受邀出访欧、美、澳多个国家,受到文化和旅游部及当地观众的高度评价。

多种方式弘扬国粹魅力

对于国粹的弘扬,还在于用更多的方式留住其魅力。年11月,我市在对大型现代京剧《布依女人》进一步的修改打磨之后,将之投拍为国内第一部布依题材的同名京剧电影。贵州京剧院为此多次研讨、筹划,邀请国内著名导演、演员组成电影团队阵容,使该片成为我省继上世纪70年代京剧电影《苗岭风雷》之后的又一力作。

年4月,侯丹梅代表作《铁弓缘》入选成为文化和旅游部第一批“像音像”工程的优秀剧目。应广大观众要求,《铁弓缘》已在央视数次重播,在戏曲界和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

年12月,贵州京剧院传统剧目《女杀四门》再一次进入“像音像”录制。年4月19日,中央电视台11套栏目在黄金时段播出了《女杀四门》,同样好评如潮,贵州京剧院的声誉在全国得到更高的提升。

年10月,侯丹梅的“关派”名剧《战洪州》、“王派”经典《红鬃烈马》,又赴天津像音像基地进行录制。

继电影《布依女人》拍摄4年后,年5月11日,由贵州京剧院、天津滨海国际影业有限公司联合出品、拍摄的京剧电影《豪杰居》(原名《铁弓缘》),又在天津电影艺术中心开机。而电影《布依女人》在年更是喜报连连:在年4月获第二十六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特别单元组委会“特别推荐奖”、并获得国家电影局年度电影精品专项资金资助之后,10月荣获第二届中国戏曲电影展“十佳优秀戏曲电影”奖,11月又获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暨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提名奖,很令我省文艺界振奋。

创新搭建展示平台

不仅在艺术生产上狠下功夫,在培养观众、传承国粹上,贵州京剧院更是做出了创新之举:从年初开始,联合我市15家业余戏曲团体,为广大戏曲爱好者搭建起一个集兴趣培养、学习、教授、演出为一体的文艺平台——“戏聚星期五”。由贵州京剧院每周五下午为戏迷票友免费提供活动场地、设施设备,京剧院专业乐队伴奏,戏迷票友与专业演员共同学习、交流、演出。

活动创办6年来,共举办了余期,会员超过人。其中年龄最大的已是耄耋老人,年龄最小的还是6岁孩童。如今“戏聚星期五”已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精品名片,是我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品牌,也是全国知名的公益平台。

继、年夏天,贵州京剧院连续举办两届“戏聚星期五”全国京剧票友公益演唱会,每一届都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包括台湾、香港的数百名戏迷票友参加。年7月,第三届票友演唱会升级成为“贵阳国际票友艺术节”,来自省内、全国各地及海外的余名京剧票友及众多热心观众在这里以戏会友。“像贵州京剧院这样纯公益性、完全免费为票友开放的,全国绝无仅有!”票友们盛赞这个活动。

“戏聚星期五”让更多的戏曲爱好者获得了参与、展示的机会,而贵州京剧院与方舟戏台的合作又使专业京剧演员获得更多的展示、锻炼机会,同时也让戏迷有更多的好戏看。自年9月8日贵州京剧院在方舟戏台正式开唱以来,在每年的天中,演员天天有戏演,观众天天有戏看。

同时,为让更多的群体了解、热爱传统文化,贵州京剧院近年来连续开展了“戏曲进校园”、“戏曲进社区”等活动,将国粹艺术送到学校、社区及偏远乡村。仅年11月,该院通过文化扶贫,送戏下乡30场,很受当地群众欢迎。“很感谢城里的艺术家把这么精彩的好戏送到村里,让我们比过节还高兴,希望他们常来。”村民们说。

各方支持

未来会更好政府支持、创新机制与倾力出精品出人才,使贵州京剧院攒了名气也赢了市场,演出场次不断提高,近两年更是出现了飞跃。据该院统计的一组数据显示:该院全年演出场次从改制初期的几十场,增长至年场、年场,年达到场,年场,其中年在方舟戏台的演出就占了近场,创下了被称为“京剧大码头”的京津沪汉等城市的专业京剧院团都艳羡的演出奇迹。

“在全国的京剧院团都在因演出机会太少而忧虑的情况下,贵州京剧院创下这样的演出场次令人吃惊。在贵州这个京剧并不发达的省份,这样的成绩靠的是他们不懈的奋斗和贵州地方政府的支持。”中国戏曲学院教授、京剧名家张关正感慨地说。

今年因为疫情影响,使贵州京剧院的一些计划被推迟,复工复演后,各项计划已在紧锣密鼓地实施中。据侯丹梅介绍,今年,京剧院将继续开拓演出市场,开展多种惠民活动,第四届“贵阳票友艺术节”也在计划进行,并根据今年的特殊情况增加“云演出”形式;继续文旅融合,与市旅文集团下属景区、旅游公司联合打造旅游精品线路,让戏曲进景区,将更多的游客留在贵阳;继续开展戏曲进校园、进乡村活动,积极搭建“研学教育基地”,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提供校外课堂;完成现实题材大型新编现代京剧《绣娘阿彩》(暂定名)的排演以及国家重点文化工程京剧影片的拍摄;在今年10月携剧目《王阳明龙场悟道》参加第九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等等。

听到贵阳日报传媒集团即将迎来40岁生日的消息,侯丹梅充满感情地说:“我从艺40多年,年从大连京剧团回到家乡,与贵州京剧院一起成长,其间得到贵阳日报传媒集团一直以来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4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