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的几起几落也从侧面反映出2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时代变迁,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经济大潮中,各色人等作出了自己的人生选择。
李雪芬弃戏从商,对艺术毫不留恋;春来宁愿选择在歌厅唱歌赚钱,也不出演嫦娥;乔炳章在经济效益面前放弃原则,弃排经典;只有筱燕秋始终选择了坚持,孤独地守望着小舞台,执着地追求自己人生的价值、目标,虽无经济价值,又注定艰难,却无怨无悔。
她的悲剧除了个人性格的选择,也有社会环境的驱使,但赣剧《青衣》没有认为筱燕秋不合时宜,而是彰显她对事业的执着精神,展示出信仰的魅力。再次,在人物形象刻画上,“戏中戏”凸显和彰显人物的性格特征,“戏中戏”里的人物往往相互辉映,互为补充。“戏中戏”《嫦娥奔月》有利于突出筱燕秋精湛的表演功底和对艺术的执着。
当她还是小演员时,便偷偷地在学演嫦娥,在关键时刻完美地完成了救场任务。观众通过“戏中戏”部分,可以欣赏到筱燕秋的唱、念、做、打,可以看到她对这出戏的痴迷,因此,观众便不难理解她对乔炳章的爱恨交加,对面瓜的冷若冰霜,对春来的用心良苦,对生活的冷淡,进而生发出筱燕秋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感慨。
为了烘托筱燕秋命运,戏中戏部分将戏中嫦娥和现实中筱燕秋串接在一起,予以对照。嫦娥唱道:“哪怕我冷落无邻血凝冻,也情愿寒宫凄清度晨昏。从此后每到月华升天际,便是我碧海青天夜夜心。”独守广寒宫的嫦娥之执着与筱燕秋是何其相似,正如该剧中反复出现的柳若冰的话:“化了妆这个世界就不存在了,你就不再是你,你就是嫦娥,是奔月的嫦娥。”
筱燕秋自己更是入戏成魔,人戏不分,甚至将戏里的感情延伸到了戏外,痴迷于乔炳章。当她看见李雪芬和乔炳章在台前演出《嫦娥奔月》时,她感叹道:“唯天空一轮明月,身边一位知己,与后羿牵手双比翼。台上恩爱难离,台下相伴相依,暗祝愿戏里戏外永把红绳系。却不想今夜晚站台角,冷落孤淒。”
正因为分不清舞台和现实,她“霎时间如痴如迷,全忘记戏外戏里,情不自禁,身不由己,冲到前台来接戏”。《嫦娥奔月》里的嫦娥就预示了她一生在事业和爱情上的悲剧。痴迷、执着如嫦娥,自然也如嫦娥般孤独,她们都有着与尘俗无关的精神追求,戏中有我、我中有她,共同诠释着不同时代女性的人生悲剧。
此外,“戏中戏”可以展示戏里戏外,扩大表现面,大大激活观众的欣赏兴趣,获得戏里戏外不同的戏剧审美效果。从内容上看,观众可以看到生活中筱燕秋的个人境遇,也能看到舞台上嫦娥的爱情故事,戏里戏外、台上台下相互穿插。
筱燕秋既是舞台上的嫦娥,又是人生路上的青衣,使得观众产生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之感。该剧主创有意识地将两个空间打造成迥异的舞台风格,戏中戏部分华丽唯美,场面宏大;现实部分力求朴实、生活化,为观众营造不同的观赏趣味。
赣剧声腔主要由高腔和弹腔组成,前者高越激昂,后者凄婉柔丽,为了区分现实与舞台两个时空,在唱腔上创作者们有意识地选择了两个不同的唱腔,以凸显两个时空的不同风格。在表演上,赣剧艺术家陈俐完美呈现了两个时空的不同特点:《嫦娥奔月》中的嫦娥歌声婉转,长袖飘飞,翻身旋转,美轮美奂。
如果说表现嫦娥是强调美的话,那么在塑造现实中的筱燕秋时,突出的是人物的真实可信,无论是年轻时的娇俏可爱,中年的执着冷淡,陈俐都拿捏到位,准确地表现了两个人物的精髓。总之,作为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戏剧创作技巧,“戏中戏”与原戏故事穿插,就像故事里套故事,增强了该剧的故事性和人物的悲剧性,使观众获得了独特的欣赏感受。
强烈的戏剧冲突赣剧《青衣》的主创们在尽可能保留电视剧《青衣》精华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改编,使其符合戏曲的创作规律。简化人物关系,将人物形象单纯化电视剧《青衣》有20集,与戏曲相比,可以有足够的篇幅展示筱燕秋及其身边人物的方方面面。
而赣剧《青衣》需要将20集的内容浓缩到两个小时的戏曲舞台,因此编导们进行了大量的删减与改编。在人物设置上,电视剧中有的人物被直接删除:比如筱燕秋的好朋友裴锦素;筱燕秋的孩子和婆婆;出钱重排《嫦娥奔月》的煤矿老板郑安邦等。即便是保留的人物,在人物形象定位上,也与电视剧有很大的不同。
柳若冰在电视剧中是着墨很多的一个个性人物,她是第一代青衣,痴迷戏曲,人戏不分,自顾自地生活在戏里,全身上下充满了故事,围绕着她展开了很多精彩情节,但在赣剧《青衣》中,将柳若冰定位为一个临死不忘艺术,不忘提携新人的慈祥老艺术家形象,出场不多,更多的时候是作为筱燕秋的一个精神导师存在。
李雪芬与筱燕秋的争斗也是电视剧中的看点之一,在赣剧《青衣》中李雪芬的戏份大量删减,只剩下争演嫦娥而被筱燕秋泼水这一情节了;春来在电视剧中是个心机颇深的年轻人,她为了出名,不择手段,甚至不惜抢走自己老师的角色;而在赣剧《青衣》中,春来的形象相对比较单纯,是在商品大潮中为名利放弃艺术追求的新一代青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