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唱响老梆腔民间戏曲在绽放

《送子》剧照

6月19日,我区民间文艺再获殊荣,章丘梆子《送子》荣获第四届泉城文艺奖。章丘梆子在文祖、官庄一带广为流传,早在年就被评为济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在被评为省级非遗项目。如今,在文祖街道黄露泉村的梆子剧团,不但每年到各地巡回演出,给群众带来传统文艺的艺术享受,还不遗余力地把这一非遗项目传承弘扬,争取让它如花绽放!

前世:章丘独有剧种,曾经辉煌

章丘梆子又名山东吼、章丘呕、靠山梆子等。之所以称为山东吼,因为它在众多的山东地方戏中声音最高昂洪亮;被称为靠山梆子,是因为在大山深处吟唱更能显示出独有的韵味。记者查阅《山东地方戏剧史料汇编》等有关资料,得知章丘梆子源于山陕梆子,在明末清初,山陕地区梆子的流散艺人随一些商人沿黄河来山东谋生,到处演唱山陕梆子,传给了章丘的民间艺人。一代代章丘艺人通过传承改进,让山陕梆子与章丘方言、秧歌、民间小调等艺术形式不断融合,产生了章丘梆子这一地方戏曲。谈及此,黄露泉老梆腔庄户剧团团长李斗芝笑着说:“章丘梆子只有章丘人用方言才能唱出高昂洪亮且又有幽默的韵味,观众可以从表演者的动作、念白、唱词等各方面体会章丘梆子的美感。”

章丘梆子已有多年的历史,是章丘人用来抒发心中情感的一种表演形式,许多剧目褒扬真善美、鞭笞社会上假恶丑现象,以此教育人们尊崇社会公德,倡导家庭和睦和孝敬公婆。章丘梆子的“吼”音是在每句唱腔的最后,按照唱词的内容以及演员情绪的不同,往往不同的演员,“吼”出的效果不同。“吼”音令人听之悦耳,百听不厌。悲时催人泪下,喜时使人笑逐颜开,怒时令人义愤填膺,乐时使人手舞足蹈,抒情时犹如朵朵彩云追月、引人步入佳境,回味无穷。就是这个“吼”,突出了章丘梆子的特色,体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清末民国初年,黄露泉的梆子剧团达40多人,他们的剧团叫“老梆腔”。新中国成立前后,黄露泉村的李久芝、李永芝、李文芝等人率领的“老梆腔”剧团走南闯北,备受人们的喜爱。这期间,他们广泛收徒,亲口教戏,使其剧团红红红火。星斗转移,岁如流水。如今李久芝、李永芝、李文芝等老人都已去世,他们的传承人李遵忠现年已经83岁。

李遵忠如今已经是章丘梆子济南市级传承人。他基本功深厚,拉弦、打击乐、牌曲、唱腔样样精通。他出生在戏曲环境家庭,自幼就能哼唱几句,父母听到他的哼唱蛮有节奏,就开始传授技艺。他15岁私塾下学后,拜李文芝、李遵举为师学拉弦,18岁拜李久芝为师学司鼓、打击乐,如九龙翻身、义昌、戏曲通篇等经典伴奏;后拜李文芝为师学曲牌、吹曲,成为吹拉弹唱样样精通的多面手、台柱子。他回忆说:“我们那个时候年轻,有的是力气与耐力,在寒冷的屋子练习武戏,经常摔得鼻青脸肿,可我们从不抱怨,反而很开心。”新中国初期,黄露泉剧团非常兴旺,每逢春节和重大庆典活动,都经常外出表演,当时在文祖、胡山、普集等地区享誉很高,妇孺皆知。可是后来,唱戏的越来越少,剧团逐渐解散。

今生:挖掘传统戏种,全力发扬

年,为使老帮腔能流传下去,李遵忠开始同徒弟李斗芝等人整理《双锁山》等剧本。李斗芝在上学期间就受过李久芝、李永芝两位老艺人的指点,后拜李遵忠为师,学习《天仙配》《送子》《双锁山》等唱腔,并兼学拉弦、打击乐。有了良师的栽培和益友的相互探讨,李斗芝的曲艺水平进步很快,经常为乡亲们义务演出。李斗芝回忆说,其实十几年前,以李遵忠为首的许多人就发起组织演出,但由于老艺人相继去世,年轻人不愿学习出现断代,很难组织演出。

年,济南市环保局下派李计珍为黄露泉第一书记,李斗芝等老艺术家们与其说了挖掘整理黄露泉老梆腔的想法,得到了李计珍的重视。年,在李计珍筹划帮助下,黄露泉老梆腔剧团成立。李斗芝同老师李尊等人苦心钻研,逐渐挖出《送子》和《天仙配》等经典曲目,剧团开始为群众演出。李斗芝今年69岁,也是章丘梆子济南市级非遗传承人,他作为剧团团长,为章丘梆子的保护传承做出重大贡献。他主唱老生,声音宏亮浑厚,具有感染力。亦能唱小生、小旦。李斗芝除了精心领导组织剧团外,还在剧目中演出扮演小兵、旗牌、董永、七姐等重要角色。

李斗芝介绍说,章丘梆子男腔雄浑豪放,高亢激昂;女声典雅婉转,细腻深沉,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生、旦、净、末、丑行当俱全。音乐唱腔有大一板、二板、三板、四板、尖板、叫板、数板、小尖板、一句一打、三位板、哭腔、拨子、罗罗、二黄、娃娃腔等。传统剧目有余出,包括《两狼山》《二进宫》《斩黄袍》《连环套》《捡柴》等经典剧目。梆子乐队分文场、武场,文场主要板胡、二胡、月琴、唢呐为主;武场有鼓板、梆子、小锣、大锣、铙钹等。受文化限制,世世代代的章丘梆子都是世代口耳传承,所以又许多剧目已经失传。

经过三年发展,如今,剧团阵容已经达到近30人,每逢春节剧团都要外出巡演20多场,受到了群众的好评。剧团演职人员不但经常聚在一起排练,广泛收徒,亲口教戏,唱得红红红火、风生水起,以便让这一文化遗产发扬光大。村党支部书记李玉英介绍说:“因为起步较晚,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但我们会不断发展,争取擦亮‘章丘梆子’这一省级非遗发扬光大!”

来源:掌上平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5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