盔头是中国传统戏曲人物所佩戴的各种盔帽的统称,戏曲表演中,生、旦、净、末、丑都离不开它。然而,盔头的制作却不简单,它不能批量生产,完全靠手工完成。如今,制作盔头的手艺人少之又少,石家庄32岁的朱宝辉仍痴迷这门手艺,并一直坚持制作。朱宝辉介绍戏曲盔头的制作过程盔头制作工作室很小,由客厅改造而成“屋里没沙发了,你们坐马扎上吧。”近日,在朱宝辉的家中,记者见到他。朱宝辉的家里没有空地儿,原本两室一厅的房子就不大,客厅还被他改成了盔头制作工作室。工作室里盔头摆在透明的玻璃柜里,模具装在纸盒里堆在床上,床下埋着的是粉筒、橡胶锤,袼褙纸实在没地方放,便在柜顶和房顶之间挤着。工作室的墙面上隐约可见几个卡通人物的涂鸦,明显是出自小孩子之手。朱宝辉称,家中有两个孩子,因为自己爱好盔头制作没有地方,只好把孩子的活动区域给“抢”了过来,“不过白天我媳妇出去上班,孩子们上学,他们也用不到家里的地方。”朱宝辉是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的盔头制作维修师,有演出或者其他需要的时候就到剧团布景、打下手,平日里则主要在家帮剧团制作或者维修盔头。为了工作时有个“伴”,朱宝辉特地买了一个蓝色小音响挂到橱窗上。“听听戏,不至于一个人太冷清,干活时有劲儿。”朱宝辉称,能和盔头朝夕相处是他一直以来的梦。制作盔头的配件摆放的整齐有序他从小是个戏迷,特别喜欢戏曲行头朱宝辉称,他从小就是一个戏迷,只要一听说哪里有唱戏的他准到。“不过那会儿看戏就是看个红火热闹,啥也不懂。”朱宝辉回忆。而更多时候,除了台前看戏,朱宝辉还会偷偷溜到后台,“因为特别喜欢演员们戴的那些行头。”这些行头是怎么做出来的,怎么能做到鲜艳、好看?朱宝辉很好奇。为此,他选择了学习美术,最终考进了邢台学院美术系,学习雕塑艺术设计专业。在学期间,朱宝辉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接触戏曲行头,他经常跑到戏剧店,去看那些盔头服装,当时心里就好奇,这些盔头是怎样做成的?又是什么材料做的?脑子里出现了各种问号。后来,朱宝辉在看演出的时候跑去后台,偷偷问了帽箱师傅,才知道戏曲盔头是用纸做的。当时朱宝辉心里很纳闷,用纸怎么做呢?带着各种好奇,他开启了学习制作盔头的大门。从小就喜爱戏曲,关于戏曲的藏书从此之后,朱宝辉每次去看戏就会带着纸和笔,等到散戏后赶紧跑到后台,跟帽箱师傅打招呼,对着盔头简单勾画图样,回家后再进行细致整理,并参照一些盔头制作的书籍,买材料试着制作。朱宝辉形容当时的作品,“每次都搞得乱七八糟的。”“毕竟手艺活儿,自己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有没有会做的老师傅能指导自己一二呢?”朱宝辉开始寻思。一句“半干不干”,他整整琢磨两年毕业回到石家庄参加工作后,朱宝辉对盔头制作的好奇和向往仍和之前一样。年春天,朱宝辉偶然得知市里就有一位制作盔头的周姓老手艺人,已经做盔头40来年。朱宝辉经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这位手艺人———周师傅。刚开始朱宝辉是以买盔头名义去的。由于他每个星期都要去一趟,不仅不买,每回去了都要问这问那的。周师傅觉得不对劲,就问他:“你每次过来都看半天,你是喜欢它还是有什么其他原因呢?”朱宝辉告诉周师傅,他很喜欢戏曲盔头,想跟着学习。周师傅很痛快地答应教他。“盔头制作不是简单活,不过你要真想学、愿意学,随时可以过来。”朱宝辉称,“从那天开始我算正式拜师,按部就班地学习盔头制作。”展示制作盔头的图样据朱宝辉介绍,制作盔头更多的是实践。“印象最深的是给盔头贴金箔片,师父曾告诉我一定要等漆半干不干的时候贴,贴得早的话箔片不亮,晚的话箔片不黏。”朱宝辉称,为了弄懂什么是“半干不干”,他整整琢磨了两年才得以熟练掌握这个制作环节。凭着坚持,朱宝辉制作的盔头渐渐有了雏形。之后,朱宝辉跟剧团的接触也越来越多,并顺利进入了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负责盔帽管理兼维修制作。遵循古法制作,希望手艺得以传承盔头制作流程繁琐,从设计纹样、镞活儿、加纱到最后点绸、成装,少说也有十几个步骤,每个步骤又都是精细活,一个盔头制作下来最少也要一周时间。朱宝辉熬通宵是常有的事,“哪怕我少出去玩会、少睡会儿觉、少陪会老婆孩子,我也要一口气把手里的盔头做完。”展示制作盔头的图样如今,朱宝辉制作出的盔头已经有帅盔、草王盔、王帽等多种,他的作品时常出现在舞台上。朱宝辉还手绘了京款驸马套、梅派凤冠、马派相雕等60多种的盔头图样,据说,这些样图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罕见的。朱宝辉告诉记者,他会依旧遵循传统古法制作技艺来制作戏曲盔头,还希望“更多的人加入这个行列”,让传统戏曲盔头制作技艺得以传承。■文/河北青年报记者智建勋■摄/河北青年报实习记者方泽阳■编辑/裴红川版权归河北河青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6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