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脸谱是戏曲艺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岁在壬寅。《说文解字》中把虎尊称“山兽之君”;武将常称“虎将”“虎臣”和“虎贲”;营帐、行辕称作“虎帐”。
古今小说、语本以虎为名或号的人物颇多。戏曲从服装盔头、守旧切末、刀抢把子到人物脸谱,几乎都和“虎”有着不解之缘。舞台上的“虎形”和直接在脸上画出“虎”特征的脸谱,是古时候由画虎的面具逐渐衍化过来的。
这种脸谱,又称“虎脸”。常见的一种是角色本身是“虎”或者“虎的化身”,勾画的“虎脸”叫“象形脸”如京剧《闹天宫》、《四洲城》中的白虎星宿,(见下图)。这种“虎脸”着重于眉、眼、鼻的画法,加上额前的“王”字花纹,虽笔调夸张,却突出了虎的基本面貌特征。
另一种“虎脸”,大多数为表现一些性格豪爽并且在名号上同虎字有关的人物。如京剧《打渔杀家》中的卷毛虎倪荣,《白水滩》中的青面虎徐世英,脸上用彩笔勾画划出人物与虎关联的特征,如倪荣两腮上的卷毛花纹,突出其“卷毛虎”的绰号(见下图)而青面虎徐世英则以绿色为主,前额勾画一条虎尾,用以色套色的办法突出这个草莽英雄的性格,脸谱图案结构,可以隐现出“虎”的特征。
还有一些人物的“虎脸”只在前额上写出一个草书虎字来作为标志。这只限于少年武将及将门之后,如京剧《金水桥》中的秦英,《下河东》中的呼延赞,《栖梧山》中的何元庆等,前额原先都有虎字,后来有类同故而逐渐改变。现在常见的只有《金沙滩》中的杨延嗣(扬七郎)了(见图三)至于非朝廷将官以及绿林中的少年人物,无论其名其号与“虎”有多大的关联也不能勾画前额写虎字的脸谱。这可以说是封建时代正统观念在戏曲中反映出的一个侧影吧。
郭军,年生于高唐县城内菓木市街,年毕业于山东省戏曲学校,现就职于高唐县文化馆任副馆长,系山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近年来,潜心研究京剧脸谱和脸谱画的创作。
文中配图脸谱均为作者郭军老师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