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程高赢西溪镇丁坑村、前仓镇后吴村、枫林村……这几天,我市农村各地开展各式各样的文艺汇演。一群民间演员认真地表演着醒感戏传统曲目《毛头殇》《狐狸殇》《撼城殇》《逝女殇》,地道的永康方言演绎着优美的旋律,生动活泼的表演带给人欣喜和感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康醒感戏形成于明代,历史上曾由盛而衰。近几年,市文广新局、市非遗保护中心带领民间艺人全力发掘抢救,原有“九殇”剧本的醒感戏已整理出上述四本。其中,新近整理排演的《逝女殇》一经出演便收获了满堂彩。齐心协力参与濒危剧目拍摄今年9月,央视科教频道《一脉钱塘》栏目摄制组曾来我市拍摄浙江珍稀剧种与濒临失传优秀代表剧目《毛头殇》(又名《毛头花姐》)。为了拍摄醒感戏真实而又吸引人的一幕,表演者之一施灵活召集了几个醒感戏重点剧目的核心表演者。这些表演者都已人到中年,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年少时均为地方婺剧团学徒或正式演员,多年前因种种原因放弃了戏曲表演,如今他们又抱团在一起延续醒感戏的艺术传承。徐腊梅、施灵活、胡仙配、胡春燕、吕庭星、施森林……一个个当年的戏曲表演爱好者像“寻宝”一样被“挖”了出来。他们大多年少时曾学过戏曲表演艺术,当过婺剧演员,有较好的表演功底。醒感戏虽用永康地方方言演绎戏文,但依旧有戏曲表演艺术的特征,表演者需要根据角色特征诠释其舞台表现方式,对眼神、声腔、吐字、身段、扮相均有要求。施灵活是位端庄的女子,可在《逝女殇》里扮演的是小生。步入中年的施灵活面容姣好、眼神带着几分灵动,穿上小生戏服就变得风流倜傥。胡春燕14岁进入武义婺剧团,身材苗条、五官清秀,她扮演的是花旦。在《毛头花姐》中扮演毛头爹的吕庭星是个五官俊美、身材挺拔的斯文中年人,实在很难把他和年过半百的“老生”联系在一起……唐先镇文化站站长施祖新说:“我们都是因为热爱家乡的艺术聚在一起的,接下来的12月,我们还会做十几场演出,希望观众喜欢的同时能多提意见。”让老年人钟情,也让年轻人喜爱醒感戏为何会辉煌,又何以没落?这是传承者们必须考虑的问题。醒感戏以我市地方方言演绎,在表演过程中因为演员的口音特殊,形成了十分鲜明的特征。上世纪八十年代,《醒感戏考略》一书作者黄绍良曾走访老艺人池卢章、桂庭师,考证《白虎殇》的渊源,而今这些老艺人均已成为醒感戏传承中的时代符号,随着时间逐渐褪去。黄绍良从醒感戏的戏文内容、演出活动的形式、角色的设定上分析,“省”字用永康地方方言读作“反省”,而“感”字是“惑”字之讹,意为迷惑之中猛醒之意。醒感戏劝人弃恶扬善、去邪归正,是“劝善”的戏。它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一场戏下来,观众在嬉笑怒骂中可以明白家庭和睦、与人为善等为人处世的道理。醒感戏的音乐保留着大量南戏“本无宫调,亦罕节奏”的“村坊小曲”特征,戏曲唱腔结合民歌、小调与道士腔,又能找到侯阳高腔、松阳高腔及乱弹、徽调的影子,原汁原味的乡风民俗让人感觉清新悦耳。随着时代的发展,幸存的老艺人寥若晨星,即便健在也年逾古稀,挖掘抢救工作变得愈发困难。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永康人在日常生活中选择普通话作为日常交流语言,“永康话”越来越鲜为人知。这造成地道的永康地方乡音逐渐消失,如今的年轻人走到乡间,往往会听不懂村中老年人的“永康话”。而以永康地方方言演绎的醒感戏,因为遗失的乡音面临传承的危机。而作为语言艺术,醒感戏也要符合当下的语言环境才能传承。“以往农村搭台唱戏,很多年轻的观众觉得戏剧节奏缓慢、枯燥乏味,但醒感戏是用永康方言说唱的,故事源于民间,语言诙谐,人物生动。”醒感戏传承人吕庭星表示,醒感戏的许多剧本是在流传继承中零星保存下来的。为了醒感戏的继续发展,艺术表现手法要结合时代特征,传承也要做到与时俱进。既要让老年人钟情,也要让年轻人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