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荣膺公益中国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26/content_20140182.htm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林继富6月9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规划》是务实的、科学的,也是催人奋进的,我们对于“十四五”时期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充满新的期待,希望非遗保护能够实现新作为。摸清非遗家底是我国非遗保护的起点。第一次非遗普查我国非遗资源87万项,这是中国非遗的部分资源。“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在广度和深度上深化非遗资源调查,摸清当代中国非遗的家底,做到心里有底、心中有数。非遗资源是生活资源、生产资源,更是文化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资源。非遗记录是非遗资源科学保护的基础工作。“十三五”期间,我国实施了非遗记录工程,将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对于文化传统的深刻理解、自身掌握的精湛技艺通过数字化多媒体手段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下来,保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这项工作在“十四五”规划中进一步科学化、系统化,建立档案化、数字化非遗保护体系。20余年来,以非遗代表性项目为主要抓手的非遗保护取得了显著成绩,从年至今已公布了5批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基本建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十四五”期间将巩固先前项目保护成果,继续推进项目保护的系统化,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方针,增强非遗项目的传承活力。非遗项目分类保护、精准施策越来越完善,针对性越来越强。传统工艺类和戏曲类非遗均有针对性强的保护方式,并且取得了突出成就,但民间文学、民俗、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非遗项目保护相对不够系统。基于此,“十四五”期间非遗项目保护的分类实施、精准施策成为规划的重要内容,并且在不断总结已有保护实践经验基础上,项目的分类保护将会全面推开,从而更加科学、有效地保护每类非遗的传统基因和生活样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是以民众生产生活为中心的文化实践。目前我国已经认定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共计名,省级、市级以及县级传承人则更多,国家在不同层面给予相应经费,支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非遗存续和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为了增强传承人适应环境的能力,增强传承后劲,我国实施了“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传承人经过培训,拓展了眼界、丰富了创作内容、提高了技艺,出现了“培训一人,带动一片”的现象。“十四五”期间,针对中国非遗传承实践,将传承个体与传承群体保护有机结合,从物质和精神等层面加大对传承人的支持,调动非遗传承人传承非遗的积极性,推动以传承人为核心的传承的系统化、生活化。非遗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中涉及中国非遗保护的来龙去脉,非遗保存方法、保护路径,非遗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非遗传承人以及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等内容。但是,对于非遗蕴含的中华文化传统内涵的深度阐释、系统研究较为缺乏,许多与非遗传承紧密相关的重大问题没有展开研究,诸如非遗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非遗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联系等问题没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规划》明确了加强非遗研究工作,并且指明了非遗研究的方向,通过建立一批高质量非遗研究基地、设定一些非遗研究课题等措施,加强非遗与中华文化基因等关乎非遗传承和社会文化建设等重大问题的系统性、有深度的阐释,对于非遗研究成果转化,非遗服务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将发挥重要作用。《规划》在巩固我国20年来非遗保护成果和总结保护实践经验基础上,具有谋划非遗未来发展、扬帆远航的总体性、方向性,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动非遗与乡村振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人民日常生活有机结合,构建社区、村落、传承人与区域共同体,历史传统与现代生活结合的关联体,推动形成中国非遗保护的实践体系和理论体系。来源:中国文化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