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昆明信息港
戏曲,集中华民族艺术之大成,浸润在华夏大地,谱写着代表中华民族精神及伦理道德的华章。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标志着中国戏曲的传承保护将进入新阶段,也意味着现代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将会有更深刻交融,在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长廊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滇剧,中国戏曲中的一隅,始于清代,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滇剧从秦腔、徽腔、汉调衍生而来,又受到云南民族民间音乐影响,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存在于璀璨的中国滇文化中。然而,随着数字信息时代到来,多样的艺术形式出现,让传统的艺术形式在艺术领域受到冲击,滇剧作为地方戏剧的处境更为艰难,如何让滇剧换发新生,让滇剧走向全国,为新一代年轻人所熟知,为云南滇文化添砖加瓦,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全面贯彻国家的指导思想,牢记“双百”方针,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宣扬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期以来,国家致力于不断完善戏曲传承保护体制机制,提高戏曲质量,建设“活起来、传下去、出精品、出名家”的良好环境,并取得一定成效。由此可见,滇剧作为戏曲文化的一部分,迎来了新的机遇,其生存空间也有较大改变,只有把握机遇,积极顺应国家政策,弘扬积极的价值观,才能让滇剧走向一条符合新时代的道路。
充分挖掘滇剧文化价值背后的经济价值,做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共同发展,开辟云南经济发展的新道路。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部分城市成为我国知名的旅游城市,为云南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滇剧作为滇文化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发挥其重要作用,同旅游业等云南重要产业相结合,实现文化价值的变现,推动云南经济发展。
创新滇剧传播方式,科技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利用当今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帮助滇剧焕发新生活力。4G时代到来催生了短视频并成为广大人民获取信息的常用方式,5G也在实践发展中开始提上日程,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未来将会有更多、更新的信息传播形式出现。日益革新的信息方式是否能够成为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途径呢?答案是肯定的。滇剧在时代浪潮中受到冲击,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传播方式的单一,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在数字科技的助力下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