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乃作者美好时光驾到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河南的戏曲文化历史豫剧的起源与形成,是与河南的整个戏曲文化发展紧密联系着的,它是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要探索豫剧的源流,就有必要了解一下河南的戏曲文化发展的历史。宋代以前的歌舞百戏河南,又有中原、中州之称,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从远古时代就有了人类居住生息,创造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可谓是地灵人杰。他们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文明,其中的音乐歌舞就是最有代表性的。年公开发表的有关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的七孔骨笛(仍可吹奏),据测试距今已有八千年左右。
戏曲由此看来,古书上所谓的“女娲作笙簧”、“优装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等有关记载,也就不仅仅是神话传说了。可以这样说,随着中华民族的先祖在中原这块大地上劳动生息,音乐歌舞也就相伴面生了。夏代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朝代,已有“求倡侏儒,而为奇伟之戏”。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巫师歌舞求雨的记载。汉代歌舞百戏盛兴。李尤在《平乐观赋》中就描写了东汉京都洛阳表演“戏车高榆,驰骋白马”“吞刀吐火”、”“飞丸吐剑”、“侏儒巨人,戏谑为偶”等多种歌舞百戏的盛况。
百戏还有不少歌舞百戏文物的出土,也说明了汉代歌舞百戏盛兴,如密县汉墓宴饮百戏壁画,济源汉代歌舞百戏陶俑,渐川、项城、西平汉代百戏陶楼等。南阳出土的汉画石,则更多地保留了汉代舞乐百戏画像,都具有生动的表演形象。“大滩”,也即傩舞,在汉代也颇盛行,而且成为一种宗教性的仪式,每年都要毕行。《后汉书礼仪志》就记载了这种举行“大摊”的仪式:“先腊一日大摊,谓之逐役(疫)”,选少年儿童百余人举行,“皆赤帻皂制,执大鼗。方相氏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十二兽有衣毛角”。
傩舞并且有唱有和,“欢呼周遍”。这种“大滩”对后世戏曲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有的地方还演变成一种“傩戏”。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虽然出现分裂制据的局面,但歌舞百戏仍盛演不衰。曹魏建都许昌,后迁都洛阳魏明帝大兴百戏,仿平乐观造总章观于洛阳,制作木偶,以水运转,表演百戏中。道路行人掩目。西晋、北魏都城洛阳的歌舞百戏更盛,花样翻新,奏新乐,观秘舞,乃有材童妙技,声可意而人心。北魏杨街之在《洛阳伽蓝记》中。所记洛阳各寺庙中的歌舞百戏表演更是奇妙多样。世所未睹。景乐寺常设女乐。歌声绕梁,舞袖徐转丝管寥亮谐妙人神。异端奇术。
舞袖“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随着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文化娱乐活动也益活跃。“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街,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并且兴起了专用于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勾栏瓦舍”。嗽舞百戏竞奏,一种新的艺术演唱形式宋杂剧孕育产生。宋代的民间艺术蓬勃发展,最具有生命力。民间作新声者甚众,遍弦歌于村墟阡陌之间,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流行于民间的“河市乐”就具有代表性。《王文正笔录》记载:宋城(今商丘)南抵汴渠五里,有东西二桥,舟车交会,民居繁夥,倡优杂户,厥类亦众。然率多鄙俚为高之伶人所轻诮。
百戏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在这勾栏瓦舍中,聚集着各色各样的艺人,当然大多数都是来自民间,来自社会的底层。他们表演着各种各样的技艺,如小唱杂剧杖头傀儡、悬丝愧儡、药发傀儡球杖踢弄、讲史、散乐、旋舞、小儿相扑、影戏诸宫调、商谜、合生、说诨话、五代史、神鬼叫果子,等等。其余不可胜数,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由此可见其演出活动盛况。其他地方如相国寺,也是民间艺人聚集演出的场所。
木偶戏继而露台弟子杂剧段。“是时,弟子肖住儿、丁都赛薛子后来者不足数。”后来,在河南偃师发现一块都赛雕像砖,表现了这位青年演员正在作场的形象。在一些重要节令如元宵节,人们也要组织大的娱乐活动。东京汴梁城内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在结扎的彩门上,还要挂上一块大牌宣和与民同乐。在宣德楼下,用枋木垒成露台一所,教坊、钧容直,露台弟子,更互杂剧。由于演出精彩,万姓皆在露台下观看,乐人时引万姓山呼。在杂剧的演出中。还有特别标明为“哑杂剧”、”桐拙儿杂剧“、“浪子杂剧”等名目的,可见杂剧也有多种形武。
参考资料:《中国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