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戏曲,大家可能都知道有这么一个规矩:一旦开唱就必须唱完,就算没有人听,也会有鬼神在听。其实这与中国戏曲是发源于远古时期祭祀鬼神的仪式有关。
按照当时的习俗来说,祭祀鬼神时要用人扮装成“尸”,作为鬼神所凭依的实体,同时,巫师拿着道具在音乐的伴奏下载歌载舞,从而来娱乐鬼神,后面这种仪式成了后世戏剧的萌芽。
后面经过汉魏时期的百戏,隋唐时期的歌舞民间表演艺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因为在唐代的歌舞戏和参军戏,已经有现在戏曲的一个格局。而在北宋以后,“杂剧”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当时民间出现了专门演杂剧的勾栏。
而在南宋以后,因为有着不同民族的交融,杂剧有着不同的发展。比如在南宋统治地区出现了以南方曲调作为唱腔的南戏,而在金国统治地区,则发展为北方曲调说唱故事的诸官调。这从某种意义上说为元朝的戏曲发展做下了基调。
当然,众所周知。因为元朝对我们汉族读书人十分的不友好,当时面对政治无法有出路,大量的读书人开始从事其它原来看不上的职业来进行谋生和排遣。从而中国戏曲迎来了一个辉煌的时期,现在来说也可以说是当时文人的不幸,而有了戏曲的大幸。
在当时来说,元杂剧虽然名为杂剧,但是以宋初那种短篇杂剧已经很不相同。元朝杂剧故事情节逐渐开始复杂,演出时间也开始明显的加长,这样容纳了更丰富的内容,也更有效,更深刻的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比如元朝关汉卿写的《感天动地窦娥冤》,这个我们应该都知道,因为在语文课本上就有。这反应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社会趋势方面的一些内容,同时也广泛反映了元代社会的现实。为我们后人了解当时的社会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和条件。
不仅如此,元杂戏的角色分工更趋于细腻化。当时除了主要的角色,正末和正旦之外,根据剧情的需要还设置了:冲末、副末、外旦、色旦、净、丑等等配角,但是演出时唱词只有主要角色演唱,配角只要做独白或旁白。此外为了使普通老百姓是能够更容易听懂,也为了更加自由的表达词意,曲词中常常夹杂一些方言或者俗语。所以说,元杂剧这些特征都标志着中国戏曲的成熟。
当然,中国戏剧成熟以后就迎来了一大波的高潮发展。在明清也是,特别是在清朝与元朝相似。但是因为清朝更多的文人更倾向于小说,虽然说戏曲也有了比较大的发展,但是相比元朝还是差了一点的。
但是在当时来说,各个地方剧种的纷纷兴起,这也是中国戏曲的巨大成就。比如后面形成的昆剧,京剧,川剧,秦腔等中国著名的地方戏曲,就是那时候的成就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中国戏曲也是在那时候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从而加深了我们中华文化的底蕴。
虽然我们中国戏曲的种类非常多,流派也非常多。但是总体上有很多特点还是相同的,因为总体的根源是一样的。比如中国的戏曲,都不强求道具的准备,而是用虚拟化的动作象征的提示,如扬鞭表示骑马。
这与我们写作中虚实的应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说这种“以虚代实”的写意表演比完全使用真实道具,更能和我们中华的文化底蕴的相共鸣。其实这也反映了中国古代艺术审美观念的追求,还有,这也是我们中国戏曲文化区别于西方戏曲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是我们中华文明的底蕴,希望我们应该能去保护,还有传承他们。
你想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底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