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文化腾冲佤族清戏,古代戏曲发展

佤族清戏,云南腾冲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佤族清戏是腾冲唯一被正式列入中国少数民族剧种的地方戏剧,仍保留着早期清戏原始古朴的特色,至今为止其唱腔基本没有变化,仍保留着它传入时原生态的形态,是一份珍贵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代戏曲发展演变的极为珍贵的“活化石”剧目,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被誉为“珍贵的民族剧种”。

明末清初,湖北人源于古老的青阳腔,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戏曲,被称为清戏,又叫做湖北高腔,佤族清戏就是湖北高腔——清戏,经过远播而产生变异的一个民族剧种。

清戏传入甘蔗寨的时间,约为清代咸丰年之前,上溯二至三代人,但却在杜文秀起义时期(公元年至年),迫于战乱而停止了演出活动。

甘蔗寨是一个古老的村落,地处古丝路要冲,是腾越—缅甸南线古道上商旅、马帮、军伍必宿的驿站,坐落在腾冲著名火山马鞍山南麓火山台地上,气候温和、风光秀美。主体民族为佤族,但甘蔗寨的人更加接受和倾心汉文化。

清同治年间,甘蔗寨佤族头人李如楷(公元-年)力倡恢复,积极加以组织排练,并亲扮角色,使清戏在村中常演不衰,还到周边汉族村寨演出。

这是佤族清戏的繁盛时期,培养了一批骨干艺人。此后,时盛时衰。

年,县文化部门对清戏加以发掘整理,培训演员,参加县文艺调演,并参加了同年地区文艺调演,被誉为“珍贵的民族剧种”。中国戏曲研究院专家亦深入甘蔗寨,为佤族清戏录音录像,将其正式列入中国少数民族剧种之一。目前已形成以李家显为领头的一批佤族清戏骨干。

佤族清戏的剧目故事感人,情节生动,文辞优美,人物性格鲜明。据佤族民间艺人言,流传下来的常演剧目有《姜姑刁嫂》《芦林相会》《安安送米》《回朝缴旨》《文龙辞妻》等十数折,这些剧目均取材于汉族民间故事《三孝记》和《白鹤传》。

佤族清戏的声腔有“九腔十三板”,九腔为大汉腔、四平腔、高腔、放腔、哭腔、花音腔、百珍腔、苍胡腔、土子腔。十三板为清江引、浪淘沙、山坡羊、下山虎、一枝花、滴滴金、步步娇、驻云飞、小桃红、倒垂帘、菜花黄、柳叶青、哭相思。这些曲调抑扬顿挫,悦耳动听,既善叙事,又善抒情,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李家显佤族清戏代表性传承人

李家显家是真正的清戏世家,从曾祖父复兴清戏到他儿媳这一辈,他家不间断从事清戏表演已整整五代了。祖父李润有和父亲李茂广都曾是清戏的主要演员。由于经常听见唱戏或跟随父亲去演戏,耳濡目染,李家显很小就学会演唱清戏了。在之后的艺术实践中,他还大胆地对清戏进行了一些革新。比如,将父辈的板凳戏(仅坐着唱)改为站着唱,并加入了一些戏剧表演动作。原先,伴奏乐器仅在桌上摆当子、小钵等小家事,弦乐除一支京胡外,其它什么也没有。现在则加入了二胡、京胡、锣、鼓、钵等伴奏乐器。

目前,70多岁的李家显是佤族清戏的最重要的传承人和活动组织者,是对佤族清戏声腔和剧情最为了解的艺人,他全面掌握清戏声腔“九腔十三板”的唱法,能较熟练的演唱流传下来的《姜姑刁嫂》《逐赶庞氏》《芦林相会》《安安送米》《回朝缴旨》《加封韩愈》《文龙辞妻》《钟离点化》《越墙成仙》《湘子渡妻》等数十折常演剧目。目前虽然已不能登台表演,但清戏的组织和传承人的重任已全部落在了他的肩上。

年,李家显被云南省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年,李家显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来源:腾冲文旅

主办单位:云南腾冲丝路极边商贸有限公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