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开春带雨
梨花落春入泥
此生只为一人去
道他君王情也痴
天生丽质难自弃...
一曲《梨花颂》给孩子们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戏曲并非是孩子生活中经常遇到和熟悉的事物,但确是我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一代代人将它好好地传承下去,我们和戏曲的故事便由此展开了。
了解戏曲之精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戏曲,我们搜集了一些丰富多样的戏曲视频供孩子们观看。
愿愿:老师,他们这是在干吗呀?
小怡:我知道,他们在唱戏,我奶奶经常听戏的。
萱萱:他们的衣服好长呀,颜色好漂亮!
轩轩:他们的脸上还化妆了,每个人的脸都不一样,真有意思。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得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面对陌生的戏曲,大家都有着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要穿成这样呢?他们头上戴的是什么?他们嘴巴里唱的是什么意思呢……通过观看戏曲视频,观察不同人物的服装服饰,孩子们对戏曲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对戏曲的兴趣也逐渐浓厚起来。
沉浸式体验
小小戏馆宝藏多
带着对戏曲十足的好奇心,我们来到了幼儿园里的一处宝藏屋——戏曲馆。
昊昊:哇,这里有好多武器,我在电视里见过古代的人用过。
添添:还有各种各样的面具,他们的表情都不一样。
菡菡:还有好多装饰品,我好想试试。
瑜瑜:你们看,还有戏服呢,我穿在身上会是什么样的呢?
小戏迷的诞生
小小戏服穿上身,摇身化成小戏迷,快来瞧瞧穿上戏服的我们吧!
孩子们身着颜色绚丽、花样不一的戏服,面带着笑容,深深沉浸在戏曲的世界里,掀起了一番学习的热潮,而这就是传统戏曲文化的魅力所在,也是孩子们对传统文化最好的敬礼。
玩转戏曲
孩子们对于戏曲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他们开始对游戏有了自己的想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彩绘脸谱
欣赏了戏曲馆多种多样的脸谱后,孩子们决定要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特有脸谱。他们围绕着脸谱的多彩、夸张和左右对称,大胆探索涂色的奥秘,每一笔色彩的碰撞都是孩子积累的一次经验,一张张的脸谱在孩子们手里不断地变换着、创作着。
手作发簪
默默:我要设计一个特别的发簪!
瑶瑶:可是发簪该用什么做呢?
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愿望,我们引进了一支神奇的笔——3D打印笔!
奇思妙想是孩子想象力的来源,也是孩子创造力的表现,3D打印笔从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入手,兼顾动手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动手能力会得到锻炼,空间思维能力也会通过不断的观察实践更加熟练。
搭建“戏台”
建构游戏时,孩子们又有了新的想法...
彦彦:唱戏的人都是在哪里唱戏的呢?
小毅:当然是在戏台上。
小宇:我们来搭个戏台吧,可戏台该怎么搭呢?
杉杉:我知道!稍微高一点,再大一点才能方便他们表演。
言言:还可以搭双层的戏台!
《指南》中指出:要重视儿童的艺术审美和艺术情趣,引导他们在一日生活中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获得情感、认知、审美、创造等方面的教育价值。班本课程《戏曲里的我们》在尊重儿童兴趣、遵循儿童学习轨迹的前提下,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孩子了解并感受戏曲的多样性,提高幼儿对戏曲的欣赏、感受与表达能力,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而在幼儿的心灵中埋下爱祖国、爱家乡的种子,进一步培养爱国情怀。
中五班孩子们对于戏曲的探索还将继续,请与我们一起期待往后更多的精彩故事吧...
图/文杨溢甜
审核/发布信息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