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地戏百年老腔唱古风

白癜风可以纹身吗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10434.html

地戏流传于贵州花溪、安顺、长顺、平坝、清镇、紫云等地布依族、汉族民间。因在空旷的平地上表演,不搭戏台,故名地戏。

地戏的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26个守衙千户所,其中安顺有3个卫、2个守衙千户所,史料上称卫所军士为“屯堡人”。随着南征的明伐军和移民的进入,也将中原文化带入了贵州。其中,以祭祀驱邪逐疫的为主的“傩神”傩文化也随之带入。盛行在明军里的融祭祀、操练、娱乐为一体的军傩,和在中原民间传承的民间傩,与当地民情、民俗融合,最终形成了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地戏的魅力,很大一部分在于服饰道具的精美。披肩、对襟衣、黑纱帕、战旗、背包、布鞋……最核心的是地戏面具。

地戏面具又称“地戏脸子”,这是代表角色身份的一种夸张面容的化妆手段。正戏中24个面具代表24个神,各有其名,称为“24戏神”。演员把面具顶在额头上,便于人们观赏不同人物的性格。地戏脸子用白杨木和丁香木雕刻而成,既是地戏的精华所在和地戏的演出必不可少的道具,又是彩绘木雕的艺术中不可多得的作品。

地戏演出时,“跳神者首蒙青巾,腰围战裙,戴假面具于额前,手执戈矛刀戟之属,随口歌唱,应声而舞”。地戏的主要表演形式是唱和舞。唱,是无乐器伴奏的说唱,不分行当,只有男女角色之分,没有男女声腔之分,由剧中角色边说边唱边交待剧情。其舞,实则为,“打”,是表现战斗场面的对打格斗。地戏演员从古代战争的骑马步战的厮打格杀中,借鉴衍化而形成略具程式的套路。

据传地戏表演的目的一是为了娱乐自己,二是为了教育旁人,同时也为了祈祷丰收,祛灾逐难。因此,这样的表演常常牵动着全村人的心。农民们正是以这种古老的戏剧演出形式寄托美好的心愿,一辈又一辈地传下来,从明朝初年开始,传唱至今天。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编:贾亭沂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