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寻访遗失的梨园声音

对戏曲传承的方式从古时期的口传心授,到官方戏校的师徒传承,到剧团群艺馆的传承,再到现在的博物馆的传承,这和每个时期人们的物质精神文化需求,思维方式,情感,和审美理念是分不开的。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随着社会时代的进步和审美理念的变化不断更新,使得戏曲文化逐渐被当今的流行、说唱音乐所替代。

戏曲文化作为新时代的“旧”,渐渐被人们淡忘和排斥,甚至有些戏曲因老艺人的相继离去而消亡。但是戏曲是特定时期文化艺术的产物,它是最传统的,贴近人们生活的艺术,是老祖宗留下的“根”。河南省首家戏曲声音博物馆于年建成,旨在为老艺人留声,这些“声音”的收录,无疑对后人们学习和研究戏曲提供了宝贵资料,对戏曲的传承也具有实践意义。

上世纪八十年代全省还有26个剧种活跃在舞台上,但到年在舞台演出的剧种仅剩下13个,并且一些戏曲仅有少数老艺人能演唱,而这些老艺人的声音资料也因种种因素未能保存下来。河南戏曲所面临的现状毋庸置疑的说明了河南戏曲需要被保护、传播,再继而去传承。

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以对戏曲“声音”的追寻与保存,以为老艺人留声和保护戏曲传承人为建设宗旨对戏曲进行传播与传承,这是相对于传统的传承方式来说具有全面性的传播传承方式。戏曲声音博物馆不仅运用了博物馆的收藏功能,还引入传承人,使博物馆“活”起来,这是对原有功能的开发利用。

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的空间布局

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建设在郑州市郑东新区文化产业大厦14楼,占地面积多平米,展厅面积平米,分为四个展厅。进门的左边,安放的是多媒体设备,里面收录了寻访老艺人时录制的音频、视频供参观者欣赏和视听;接着,走进去里面是“戏比天大”展厅,展厅内有河南戏曲目前发展的概况以及部分剧种的简介,其中介绍了曲剧,越调,太平调,二夹弦,晚梆,四平调,道情,以及河南地方最大的剧种——豫剧。

前言板块介绍了河南地方戏曲的历史,还有单独一面墙上展示了河南省剧种分布的地图,而在安置的玻璃橱窗里,展示陈列的是戏曲的大事件,记录了不同时期发生的有关戏曲的事件,这些事件揭示了戏曲的发展演变过程。

走出“戏比天大”展厅,是一个大的陈列间,展示的有演出时舞台交流的照片,民间艺人捐赠的乐器——渔鼓,京胡;河南戏曲的老剧本,陈宪章,陈小香老师的手稿,以及王敬先老师演出所用的花枪,常香玉老师演出所用的道具;再接着看到的是“生”“旦”“净”“丑”四个行当的人物角色展示,展示墙中分别对四个行当进行了介绍,在紧挨着的板块上展示了老艺人演出时所用的戏服;皮翁,羊皮弦板胡被放置在透明橱窗中。

博物馆进门右边是一间录制间,屋内不仅有先进的录制设备,还经常有老艺人、戏曲名家教唱,作曲家、理论家举行讲座等活动,拓宽了博物馆的原有功能。除了这间多功能厅,还有一间专门收藏专辑、唱片以及戏曲名家的字画的屋子,此屋也经常性地会有热爱戏曲的人士来学习、探讨戏曲。

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到目前三年多的时间,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它是由郑州人民广播电台投资建设的具有公益性质的全国第一家以寻找、保存、“复活”、传播、传承戏曲“声音”为宗旨的戏曲声音博物。博物馆依靠电台的传播,通过媒体的公益性宣传,传承发展河南戏曲,弘扬中华戏曲文化。

寻访了多位早已被人们淡忘的名老艺人,录制了多段唱腔,其中大部分唱段之前没有任何资料。郑州电台还和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合作,推出了的“梨园记忆”系列老艺人个人唱腔专辑。这些资料对研究豫剧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具有很高的价值,这项工作也已成为郑州人民广播电台的一项系列工程。

声音是一个我们看不到和触摸不到的无形的物质,只能凭着我们的听觉去感触。通过找寻老艺人,以及现代技术的录制,可以将“无形”的戏曲声音进行“有形”的保存。

感恩相遇,承蒙厚爱,我是小周周,喜欢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