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戏荟戏曲讲堂豫剧简史下

解放形势大好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抗战时期散落到全国的豫剧种子,在年10月1日后,如沐春风般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战乱年代颠沛流离、难得温饱的艺人们有了真正的主人感,在新中国的政策下,他们成为了真正的文艺工作者,焕发出无比的热情。不管是河南省内还是省外的豫剧团体,都积极叁与到新中国的文艺建设中来。

香玉号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全国随即掀起了捐献飞机的热潮。豫剧著名演员常香玉率领“香玉剧社”全体成员,于年8月7日从西安出发,开始巡回演出,历时半年多,历经开封、郑州、新乡、汉口、武昌、长沙、广州等城市,到年2月7日,用所得全部收入,捐献了“香玉号”飞机一架。这一破天荒义举震动了全国,常香玉被誉为“爱国艺人”。常香玉红了,豫剧也红了。

时至今日,上至耋耋老人下至黄口小儿,几乎没有一个中国人不知道“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不如男”这句豫剧《花木兰》里的唱词,足见豫剧在中国人生活中的位置。而这个剧目正是常香玉的代表作之一,也正是因为常香玉,《花木兰》才会被国人这样熟知。

常香玉的父亲曾经是个唱戏的,后来嗓子受了伤,只能在戏班里打杂。常香玉小时候家境十分贫寒,三个姑姑都是童养媳,大姑二姑都被人打死了,为了躲过童养媳的命运,她只能随父亲学戏。父亲对她说:“我宁可让你跟我学戏,被我打死,也不能让别人把你给打死。”后来父亲请了老师专门教她。从9岁开始父亲就经常因为学戏的事情打骂常香玉,一直打到她20岁,最严重的一次是父亲在车上因为她学不好戏而狠打她,让周围的老乡误以为常香玉的父亲是个人贩子。

常香玉

在那个年代唱戏的人地位极低,很多人把他们称为“戏子”。常香玉本名叫张妙龄,因为族长觉得他们家族中出了个唱戏的,感到丢人,不准她姓张,死后也不准她进张家祖坟。后来遇到一位常老大,拜为义父,改姓常。常老大对她视如己出,至今常香玉还不能忘记常老大给她做的烧饼夹肉。

常香玉10岁登台。在王镇南帮助下,13岁主演六部《西厢》,名满开封。19岁那年,她遇到了生活和艺术上的双重伴侣——陈宪章。与常香玉结婚后,陈宪章放弃了自己的事业,辞了官,全心为她编写剧本,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花木兰》。可以说,没有陈宪章就没有后来的常派豫剧艺术。常香玉从小没学过文化,认识陈宪章后才一点点学习看报。

常香玉原习豫四调,后在演出中逐渐熔豫东、祥符各调于一炉,并吸收姊妹剧种之长,开豫剧唱腔改革之先河。后来,她因病不能再演武戏,就潜心钻研青衣、花旦。抗战爆发,她首演抗日时装戏《打土地》,显示了她作为一位爱国艺人的民族气节。所以,她后来捐飞机的义举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性格使然。

《村官李天成》

年,常香玉所在的香玉剧社与河南省歌剧团合并为河南豫剧院。早在歌剧团时期他们就开始演现代戏,三团成立后,基本队伍还是原来歌剧团的原班人马。最难得的是,河南省豫剧三团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编演豫剧现代戏,他们持之以恒,至今仍然坚持演出豫剧现代戏,创作出《刘胡兰》《村官李天成》《香魂女》等一大批新编剧目。其中,最有名气的当属杨兰春的《朝阳沟》。河南省豫剧三团被称为上演现代戏的“红旗团”,三团的艺术风格成为豫剧现代戏的楷模,长期影响着河南现代戏创作。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情的改变,豫剧团体也开始改革,寻求一条既能与市场相结合,又不放弃豫剧特性的新道路。其中,以潔河汇通豫剧团的改革较为成功。一批适合现代人审美的新剧上演,涌现出大批青年演员。《梨园春》等大型戏曲栏目的成功创办,更是将学习豫剧、普及豫剧引导成一种的风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5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