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江西日报
□刘凤
江西省第八届玉茗花戏剧节共上演本省大戏24台,小戏13场。在大戏展演中,江西文化艺术基金重点项目,由乐平市赣剧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演出的大型传奇赣剧《瓷·心》表现不俗,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江西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孕育了多张世界文化名片,其中便有以景德镇为代表的陶瓷文化,和以汤显祖为代表的戏曲文化。元代中期,景德镇青花瓷蓬勃兴起,走出国门。通过海上陶瓷之路,西方人从景德镇青花瓷器图案上的故事和人物认识了中国戏曲。景德镇是一片演剧沃土,下辖的乐平市素有“中国古戏台博物馆”之称,至今仍有多座古戏台,戏曲文化与瓷文化成为这片土地上盛开的并蒂花。可惜的是,当代景德镇的演剧舞台上,虽然先后出现了多部反映陶瓷文化的戏曲作品,有京剧、采茶戏和歌舞剧等,但缺少地方戏曲赣剧饶河调,《瓷·心》则弥补了这方面的空白,以百姓的乡音乡俗乡情,讴歌了明代以来景德镇陶瓷业所敬奉的祖神童宾及后人所传承的窑工匠人精神。
多年前,中国戏曲凭借瓷器走向世界。今天,《瓷·心》又将景德镇瓷器的密码和魅力逐渐为世人解开。
戏曲形式与内容表达有效统一。长期以来,饶河戏深受饶河两岸百姓喜欢,流传于旧饶州府的鄱阳、乐平、余干、万年、浮梁、德兴等地,是赣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声腔特色和戏曲文化,让它善于演绎跌宕起伏的历史故事。《瓷·心》与饶河戏的结合,实现了名与实的有效统一。在剧本上,编剧抓住了饶河戏的特点,编排了一个由5场戏组成的传奇故事:明朝万历年间,景德镇御窑把桩童宾为求传世之器绝世龙瓶,以身殉窑,可绝世龙瓶是否烧成,一直扑朔迷离,流传坊间。围绕这绝世龙瓶,矿监、窑工、钦差……之间故事不断,有黑暗也有正义,有离别也有温情,有绝望也有希望。主人公历经坎坷,最终护住他们眼中的绝世龙瓶,体现“瓷心唯匠心”的主旨。在音乐上,主创团队坚持传统,采用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老腔老调,赋予作品更多的文化历史感和归属感。在饶河两岸流传着一首俗谚:一天不看饶河戏,心中发闷人无力,喉头发痒就想哼,唱过身上来力气。本剧有意采用饶河调的传统曲调,如老拨子、西皮、二黄等弹腔曲调。剧中董老大的核心唱段即采用西皮正板,结尾处采用饶河戏的经典唱腔凡字等,在铿锵有力的气势中有刚中带柔的细腻。在舞美上,《瓷·心》背景简洁干净,凸显了窑这一陶瓷的锻造之所。窑是美玉形成的地方,也是窑工殒命的地方,美丽又哀伤。舞台上,瓷窑一景多用,加之灯光丰富变化,形象展示了世代窑工匠人对匠心的坚守,对美器的追求。
瓷之寓意与匠心传承的时代体现。瓷对于大多数地区而言,或许只是一件美器。但对景德镇而言,它是景德镇的历史和现在,是曾经的辉煌,也是未来的光亮,是景德镇的历史文脉,也是当地百姓的立身之业。该剧紧紧围绕“瓷心唯匠心”这一主旨,不仅回应了历史,也唱响了当下的时代主题。在景德镇这片土地上,瓷便是老百姓,瓷心便是人心。童老大死死护住的以破瓷片拼凑而成的绝世龙瓶,遭到矿监等恶势力的不屑和践踏,他们抛弃的不是美器而是民心。瓷心唯匠心,瓷心亦人心,匠心亦是时代精神。这种时代精神体现在童宾精神上,体现在对每一位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和尊重上,体现在从业者们对所事之忠的态度上,体现在每一位匠人迎难而上奋不顾身的舍得上。
县团之力与厚重历史的主动契合。瓷文化是江西的文化名片,也是一张重要的国家文化名片。为讲好陶瓷文化故事,乐平市赣剧演艺有限责任公司,发挥所长,用戏曲形式努力尝试。该团虽为县级剧团,却有着70多年历史,常年活跃在民间戏台与专业舞台上,锻炼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其中不仅有经验丰富的演员,还有一支由数十人组成操着各种乐器的乐队。剧团深谙本地民风民情,有着与当地历史、文化、百姓融为一体的地缘优势和文化优势。景德镇需要“瓷心”,地方的发展需要“匠心”,《瓷·心》的打造,于剧团而言既是一份责任,也是一份担当。
当然,从打造精品的角度而言,该剧还有值得讨论之处。如舞美设计巧妙利用了瓷、窑等文化元素,但道具尺寸较大,且数量较多,需要随剧情场景的变化而频繁移动,导致舞台画面稍显杂乱;主旨“瓷心唯匠心”表现略显隐晦,剧作多幕结尾处收笔于“命薄不如一片瓷”,较多篇幅集中于展示窑工们的悲惨遭遇,这些分散了剧作主线;音乐设计融入了多处情感倾诉,若能多些静谧时刻,或低声细语般的诠释,或许在慷慨激昂的饶河戏曲调中会添几分温情、细腻,也多几分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