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27日是“世界戏剧日”,旨在引起全世界人民对戏剧艺术的重视。
那么你对吉林省的戏剧形式有哪些了解呢?这些“精神财富”既需要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去传承发扬,更需要您的不断支持。
二人转:接地气的“吉林味道”
来到吉林,想看一场接地气的演出,就一定不能错过二人转。
吉林二人转俗称“蹦蹦”、棒棒戏、小秧歌等,是一种歌舞性、说唱性和戏曲性兼有的地方传统艺术。它是在东北大秧歌和东北民歌的基础上,吸收莲花落、什不闲的演唱内容和唱腔而形成。
在吉林有很多地方都能欣赏到二人转。每个月在桃李梅大剧院都有由吉林省民间艺术团带来的最纯正的“土味儿调调”,无论是传统正戏还是现代戏,都能让你听得浑身细胞都跟着“嗨”起来。
和平大戏院的二人转除了正戏外,演员们还会上演绝活,“东北脱口秀”也能让你捧腹。
如果你到了梨树,“二人转之乡”的“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一定会给你好听、好看!
吉剧:在二人转基础上发展而成
一个“吉”字,就简单直观地告诉大家,吉剧是吉林省特有的地方剧种。
吉剧是新中国成立后在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新剧种,因其诞生于吉林省的省会长春而得名,唱腔是以板腔体为主,兼用曲牌的综合体制,代表性剧目有《蓝河怨》《桃李梅》《包公赔情》《燕青卖线》《搬窑》以及《江姐》《雨夜送粮》等。
作为目前全国硕果仅存的新兴剧种之一,从音乐上看,吉剧音乐源于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称的二人转和东北民间音乐。唱腔分为柳腔、嗨调和特有曲牌,是以板腔体为主兼用曲牌专调的综合性音乐体系。它既有奔放高亢的一面,又有华丽委婉的一面。
从表演上看,吉剧表演既吸收了二人转和东北民间舞蹈的特点,又融合了其他戏曲剧种的表演技巧和长处。它秉承要程式,但不为程式所限,从生活出发;要行当,不为行当所限,从人物出发的表演风格理念。吉剧的手绢功、水袖功、扇子功、长绸功、椅子功都享誉戏曲界。
新城戏:唯一的满族戏曲剧种
在中华民族的民间艺术中,美不胜收的地方戏曲艺术,可谓是集民族艺术之大成。吉林松原满族新城戏就是这样一个饱含深厚浓重地域民族文化的剧种。
满族新城戏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60年代初叶,以流传于吉林省扶余一带的满族曲艺八角鼓为基础而逐渐发展而成的。因为扶余镇曾是清朝新城府治所,故而定名为新城戏。六十余年的传承发展,几经沉浮,如今已是名声大噪,经典剧目不仅登上国家大剧院最高艺术殿堂,而且载誉无数。
满族新城戏,它既有别于评剧,又有别于人们喜闻乐见的东北二人转。新城戏是在久远的满族民间说唱艺术《八角鼓》的基础上发展创作的一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新剧种,曲调优美动听,委婉抒情,表演不落俗套,别具一格。
黄龙戏: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黄龙戏,吉林省农安县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黄龙戏的雏形大约出现在19世纪末,因农安县在辽、金时期曾是黄龙府,年据此正式将该剧种定名为黄龙戏。它拥有高亢、粗犷又朴实,鲜活又细腻的独特唱腔和音乐风格。
黄龙戏创建于年,是以东北皮影戏中流传于吉林省农安县及其周边地区的“此地影”(当地民间艺人对本地皮影戏的俗称)音乐为基础,融合了东北的民间小调、戏曲曲牌、皮影专调、萨满腔、神调等多种音乐,充分吸收和借鉴本地萨满乐舞、民间说唱、口头文学、民间小调等艺术手段,形成的具有悠久艺术传统、广泛文化基础、浓郁地方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种。
黄龙戏诞生于北方民族渔猎游牧文化的纵深地带,显示出马背民族雄健、质朴的族群特征,在民俗史、社会风尚史、北方文化史等方面的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京剧:“第二故乡”意义深远
京剧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文化瑰宝。它不是吉林的地方剧种,但吉林却被誉为京剧的第二故乡。
牛子厚出生于吉林市,是著名京剧科班“喜连成”的创始人,也是著名巨商“船厂牛家”的第四代传人。他创建的“喜连成科班”,号称京剧界的“北大”和“清华”,为中国京剧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培养了梅兰芳、周信芳、马连良等一大批京剧大师和表演艺术家。由此奠定了京剧“第二故乡”的位置。
多年来,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以振兴京剧艺术为宗旨,积极面向社会开展演出,不断推出精品力作。您不妨到大众剧场去看看他们的精彩演出。
朝鲜族唱剧:具有民族特色的说唱形式
唱剧,朝鲜族戏曲剧种,原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说唱形式。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说唱艺人将一人多角、长篇独演的形式逐渐改变为多人多角演唱。但各个角色分唱不多,仍以旁唱者导唱为主,并未完全摆脱说唱形式的局限。由于唱是它的主要部分,故被称为“唱剧”。
朝鲜族唱剧以朝鲜族“盘索里”为基础发展形成。以唱为主,唱白结合,融合舞蹈,分场分幕演出。曲调有“羽调”、“界面调”。伴奏以朝鲜民乐为主,加进弦琴等西乐器。表演追求生活化。服饰、道具、布景追求历史真实性。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