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神鬼,吐烟火,目不暇接百戏歌舞的演变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优惠活动 http://www.yunweituan.com/npxdt/npxchy/m/838.html

装神鬼,吐烟火,目不暇接

百戏歌舞的演变

幻彩杂技,说唱乐舞

歌舞百戏是戏曲艺术形成之前,华夏文明中的娱乐活动。所谓“歌舞百戏”,其实是对乐舞、杂技、小戏等表演艺术的一种总称。因此,随着历史的前行,百戏歌舞所囊括的项目也有所增减和变化。而正是这种演变,为后来中国本土形成的戏曲艺术赋予了独有的“以歌舞演故事”的特点。

歌舞百戏上承巫觋,下接杂剧南戏。朱熹曾云:“傩虽古礼而近于戏。”在周礼中记载的祭祀仪式“傩祭”便是如此。傩祭是年年岁末驱散瘟疫的仪式,其中驱赶瘟疫的方相氏以黄金四目的面具或脸谱形象化妆出现,率领兵丁执戈扬盾,呼喊起舞。

▲朱熹(年10月18日-年4月23日)

此时的傩虽然是巫觋仪式,却已经能看出戏剧扮演和歌舞表演的雏形,其中假面的元素一直持续到当下的戏曲舞台上,而四目面具的方相氏至今仍然能在日本的追傩式上负责驱散瘟疫。

而兵丁起舞这样的乐舞形式在周武王时期又有了延续和变化。武王在继位之后,命周公创作了表现牧野之战的乐舞《大武》。按照《史记》的描述,《大武》中正是通过兵丁的队形变化和舞蹈动作,或跪或坐,或唱或舞,生动地描述了武王伐纣这一历史事件。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乐舞中就已经存在了故事性。

▲周公像

歌舞百戏与宫廷雅乐的分离也是在周礼中确立的。民间的歌舞百戏在相当一段历史沿革中被称作的“散乐”,就是在周礼中第一次出现。周礼也专门对散乐设立了“旄人”来掌教,因此,散乐依旧属于宫廷管辖。

随后而来的汉代,除了乐舞之外,则是出现了角抵、像形、杂技等新的表演形式,以及大型的歌舞百戏表演节目“总会仙倡”、“鱼龙曼延”等。

按照《西京赋》中的描绘,汉代歌舞百戏多种多样的表演形式让人目眩神迷,在一场总会仙倡中,同时有兽形相斗,器乐演奏、歌舞表演、幻术杂技,同时还有简单的情节。倡优们以模仿动物和神仙人物为主,配合舞台装置和道具,吞刀吐火,画地成川,甚至入水跳跃,弄蛇舞龙。

▲百戏题材文物拓片

值得注意的是,在《西京赋》中记载了剧目“东海黄公”,它讲述了东海人黄公少年时法力高强,有伏虎搏蛟之能,但是到了老年时却饮酒过度,法术失灵,终于被恶虎所杀的故事。“东海黄公”作为一出角抵戏,主要是少年法师黄公和兽形装扮的虎、蛟等猛兽在舞台上舞蹈搏斗,对打厮杀,同时还有唱念和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因此,这东海黄公被认为是中国戏剧的一个里程碑。

在汉代歌舞百戏历史中,明显地能看出对周代的继承和发展。首先,此时的歌舞百戏虽然已经脱离了兵丁仪仗的形式,却大多数仍是众人上场表演,但是其中隐隐出现了“主角”的形式,而除了大型演出之外,汉代也有许多小型的说唱等表演形式存在。而唐代歌舞百戏正是以“主角”和“小型”为脉络继续发展了下去。

▲汉代说唱陶俑

汉代崇尚玄学和神仙道术的思想到了隋唐时期有了改变。因此,唐代的歌舞百戏不再像汉代一样追求目眩神驰的杂技和热闹的兽形舞蹈,而是更多对内容情节和表演形式做出了新的创造。

唐代的歌舞百戏以“兰陵王”、“踏摇娘”和“参军戏”为主,其中兰陵王又称作“代面”或“大面”,演员刻木为假面,进行主要表现战争场面的舞蹈,可见于周代以来的乐舞一脉相承。而踏摇娘和参军戏却十分不同,明显地可以看出于角抵戏的继承和发展。

▲兰陵王陶俑

踏摇娘的故事明显取材于民间现实,女主角是一个承受家暴的娘子,丈夫每每醉酒后便要打她。在开始演出的时候,饰演娘子的男性先徐步入场行歌诉苦,每唱完一段,旁人便来唱和“踏摇,和来!”。因为演员且行且歌,并且在诉苦时不断摇顿自己身体,因此名叫“踏摇娘”。唱过一阵之后,娘子的丈夫醉酒踉跄上场,两人则斗殴舞蹈,丈夫醉态百出,观众以此为笑料。

而参军戏则又是不同,它是喜剧小戏的形式,以参军和苍鹘两人为主角。两人身份固定,参军是昏官,苍鹘是平民,每场设立不同的情境,取材于真实事件,苍鹘以戏谑地语言嘲笑参军,而观众为其诙谐所逗乐。

▲踏摇娘陶俑

“踏摇娘”这种演出形式,明显就是对角抵戏和“东海黄公”的继承,它有了第一主角,也有了扮演的特征。而参军戏则有了说唱艺术的特征,至今相声舞台上一捧一逗的形式就与参军戏十分相似。值得注意的是,参军戏中参军和苍鹘角色身份的固定,为后世戏曲行当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歌舞百戏真正出现巨大变化是在宋金元时期。宋代经济繁荣,城市和市民阶层开始兴起,歌舞百戏有了强大的观众群。周礼虽然确立散乐,但是历代的统治者经常“遣散”这些散乐艺人们,他们的生活因此并不乐观。

▲清明上河图中繁华的宋代都市

当城市出现后,这些艺人开始拥有自己的演出场所,从宽阔的教场,到寺庙所盖的社火舞亭,再到勾栏瓦肆,人们需要娱乐,歌舞百戏也蓬勃地发展起来。比起之前踏摇娘、参军戏这样简陋的戏剧形式,宋代的歌舞百戏花样翻新:根据《西湖老人繁盛录》中记载,宋代勾栏中有男女艺人争相卖艺,有说书、傀儡、影戏、杂班、唱赚、说唱诸宫调、乔相扑、散耍等等形式,热闹繁荣。

正是在剧场的催化下,歌舞百戏开始互相吸收,也在各自分化,最终走向不同的方向,有一部分更为成熟的戏剧形式——杂剧,而另一部分则成为了其他的曲艺杂技表演形式。

▲宋代杂剧砖雕

宋代已经有了演故事的杂剧,在南宋教坊十三部中以杂剧为首,但是此时的杂剧却依旧偏向杂耍和插科打诨,以歌舞串场表演简单情节,有明显继承歌舞百戏的特征。而到了金院本这种表演形式,则更多的向故事性集中和靠拢。及至元杂剧,则完全是歌舞演故事的戏剧了。

此时,散乐艺人们有了戏班,汉代精美舞台造景也有了专门的行头砌末,擅长不同表演风格的艺人有了各自的行当,敷演的故事有了专门的剧本,踏歌的音乐有了曲牌。

▲梨园戏《李亚仙》中《踢球》一出的表演有对歌舞百戏中“蹴鞠舞”的继承

在千年的演变中,歌舞和百戏并没有分开,并没有走上一者为重,一者消亡的道路,而是互相配合,终于形成了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也就是“以歌舞演故事”,流传至今的戏曲艺术。

在宋代以后,大型的戏曲占据主流的同时,歌舞百戏也并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它以灵活小型、炫技杂耍的形式继续出现在观众面前。直到如今,相声、杂技甚至一些地方曲艺演出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歌舞百戏是中华民族本土产生的古老演艺形式,它也将随着时代,继续演变传承下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