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剧,又称“福州戏”,流行于闽中、闽东和闽北各县,是我国现存的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后来传播到我国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各国。闽剧起源于闽中长乐、福清一带的民间小戏。明末清初,当地流行着一种由农民组班演唱的民间小戏,因其一般在地坪上围着草索演出,所以又称“地下坪”“牵草索”。
罗源闽剧说到闽剧起源,不得不提到明人曹学栓。年,他因得罪皇室而遭削职造返故里,在闲居福州西郊时,家人奴仆当演员在府中办起了曹氏家班。家人奴仆在演出中将乡村民间的“地下坪”小戏,带入了曹氏家班“儒林班”,让曹学栓等文人雅士眼前一亮。之后,他们结合这种民间小戏,创研出适合福州方言音韵演唱的新腔,这便是闽剧的前身。清兵入关后,曹学去世,儒林班从此沉寂了。
儒林戏剧照:文华奖得主周虹后来一种纯用福州方言演唱的戏剧渐渐流行起来,称为“平讲戏”。随着平讲戏的兴起,儒林戏也开始复苏。当儒林戏再次复苏的时候,郭柏荫等人编成的儒林戏《紫玉钗》是最为出名的。到了清光绪元年(年),儒林班由乡村向城镇发展,出现了专业的戏班。最具代表性的是卢诗孙筹划组织的“醉春园”,采取津贴办法,公开向社会招生,随后不断发展出现了十三家儒林班,这让儒林戏在历史上达到鼎盛时期。
星光戏剧社十三周年专场演出:《紫玉钗儒林戏也开始从福州传到长乐、福清、永泰、古田、闽清等县,直到光绪末年至宣统年间,儒林戏与江湖戏、平讲戏融合,“三合响”标志着闽剧成型。闽剧主要伴奏乐器有横箫、喷呐、头管、二胡、椰胡等。打击乐器有青鼓,战鼓,大、小锣,大、小钱,磐等。闽剧的打击乐过门相当有特色,它综合了江湖、平讲、逗腔、唠唠,以及本地民间音乐“十番”的锣鼓介头等发展而成,较有地方色彩。因闽剧主要由弋阳腔、四平腔、徽调和昆曲衍变而来,有不少唱腔仍保留有弋阳腔那种“一唱众和”的帮腔和“夹滚”的特点。
《牡丹亭》剧照(上本)闽剧小调系本地和外地传人的俗曲俚歌,比较常见的有《螃蟹歌》《迭断桥》《牡丹亭》等。逗腔有15种板调,其突出特点是在曲中转折和结尾处多有“哎(疑问语气)”的虚腔。闽剧的音乐唱腔分为四大类,即洋歌、江湖调、逗腔和小调。从特点上来看,江湖调粗矿激越,洋歌通俗平畅,逗腔典雅婉约,小调清新活泼;从唱腔来看,前三类不同程度地受到弋阳腔、昆曲,还有徽调的影响,有些仍然保留着高腔的帮腔样式。
闽剧丑角早期闽剧的角色只有生、旦、丑三个角色,俗称为“三小戏”。后来在发展中,受到徽班、京剧等戏曲的影响,增加了其他角色,并将行当更加细致化。成熟后的闽剧,具有12个角色:小生、老生、武生、青衣、花旦、老旦、大花、二花、三花、贴、末、杂,相当齐全。闽剧在发展过程中,涌现出大批优秀人才和影响深远的剧目。在演艺人才中,20世纪20年代的郑奕奏,是闽剧艺术第一个高峰期的代表人物。50年代的李铭玉、郭西珠等一批优秀的青年演员,将闽剧推向第二个高峰期。
梅花奖得主:陈乃春在闽剧的发展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福州闽剧院的陈乃春还获得了“梅花奖”。诸多的闽剧演艺人才,书写着闽剧新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以后,闽剧出现了诸如《洪武鞭侯》《魂断燕山》《曲判记》《林则徐充军》《天鹅宴》《丹青魂》等一批题材新,不仅有很高的社会意义,而且结构、语言以及唱腔和音乐表演都非常完美的作品,得到人们的好评。其中,《天鹅宴》《丹青魂》还荣获了全国剧本创作的最高奖——文化部颁发的“文华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