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为何不如话剧流行不仅仅是语言的陌生感

虽然同为不是十分火热的艺术,但想对比来看,话剧受欢迎的程度确实是在昆曲之上。

都是舞台剧形式,为什么产生较晚的话剧发展得要比悠久的昆曲更为顺畅呢?

原因大概有这么几种:

01

时代隔阂,昆曲是上个时代遗留的语音

人与人之间有代沟,时代与时代之间也有代沟。

就像古诗词,古人写的和今人写的,完全就是两种样子。

话剧是近现代文学的产物,我们这个时代就是话剧诞生的时代。而昆曲是一种已经“死掉”的艺术,并不是说它不会出现新的剧目和新的演员,而是说它赖以生存的土壤已经不复存在了。

它可以被研究,但已经不能再生长了。

说得形象一点,我们只能对照着历史的记录来看昆曲,然后来判断这个剧目是不是昆曲。我们已经不能再制定昆曲的标准了。

而昆曲的盛行实际上也没多少年,其诞生的准确时间没有办法考证,一般就以魏良辅改良昆山腔作为起始,第一部戏就是梁辰鱼所作的《浣纱记》。

从这一事件当中可以发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魏良辅改良昆山腔的时候,依据的是什么标准?

他当时不太满足于“南戏”,也就是南方戏曲,属于地方戏曲,当时有很多名目,比如“永嘉杂剧”、“温州杂剧”、“鹘伶声嗽”等等,是一个集合体。魏良辅对这一戏曲表示不满,他想进行南北戏剧的合流。

这里说的北方戏曲从今天来看,也是属于南方的,大概在今天的江苏省一带流行的唱法,比如“海盐腔”、“余姚腔”,还有一些江南的民歌、小调。

魏良辅把这些戏曲艺术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腔调,就被称作“昆山腔”,也就是经常提到的“水磨腔”。

“水磨腔”的唱法要求启口轻圆、收音纯细,所达到的效果是转喉押调、字正腔圆。

问题就在这里,如今去听昆曲,即使会讲昆山话、苏州话的南方人,没看剧本或者字幕一样听不懂。

那么,这个“字正腔圆”的评价很显然就和当时的方言有关系,甚至和当时的官话有那么点联系。

然而,如今这个时代,地方方言变化很大不说,官话是普通话,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不论南北,已经很难去欣赏上一个时代的“语音艺术”了。

02

生活变迁,审美观念发生了重要变革

如果语言只是外在的形式,是可以接受的,那么审美观念的变革就成为了昆曲与这个时代最大的隔阂。

昆曲的很多曲目在当下来看,节奏特别慢,以至于有人曾经夸张地讲,四个字可以唱一天。

它之所以形成这样的腔调,其实是因为市场的原因,当时的人们比较喜欢这种慢腔形式。

从功用上来说,昆曲作为戏曲的一种,主要还是以娱乐消遣为目的的,演出的戏班往往都是出入于王侯富商之间,或者在贵客云集的酒楼等地表演。听戏的人往往都是为了消磨时光,自然就懂得享受。

这样慢慢的、舒缓的腔调正好符合了当时市场的需求,所以才能保存下来。

但是,当今时代的生活与那个年代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快节奏”的生活是很多人的亲身经历。所以人们不愿意将有限的悠闲时光如此“浪费”在实质内容较低的“慢腔”之中。

这体现的是审美观念的变化,昆曲之前的“美”在这个时代消失了,市场上不认为这样的形式是“美”的,自然也就不会有太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