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它集文学、舞美、音乐、唱念做打于一身,对戏曲演员的素质要求很高。作为戏曲演员,不但要提高政治素质、文化素质,更要提高业务素质,也正因如此,如何提高戏曲演员的业务素质,就常常成为对戏曲演员的基本要求。
戏,是虚拟的社会生活,常常表现为一个传奇性很强的民间故事。曲,就是音乐,就是一种特定的音乐,即不同种类的戏曲音乐。戏曲,就是在音乐氛围中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展现一个丰富多彩的传奇故事。在我国,戏曲种类繁多,流派各异,但就其共性而言,都离不开以文学剧本作依据,离不开用音乐来营造氛围、展示唱腔,同时也离不开运用舞蹈杂技手眼身发步等基本动作去进行动态表演。另外,灯光、服饰、化妆、道具,及现代化的声光电技术,都要与剧情紧密配合。作为戏曲演员,对这些都要精心学习,熟练运用,全面掌握,不断提高。这些,实际就是在业务领域对戏曲演员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
具体而言,剧本,人称一剧之本。它实际是戏曲演出的文学依据,重在按照戏曲要求,写出一个具有尖锐矛盾冲突并丰富多彩的传奇故事。它也是编剧的心血所在。作为戏曲演员,就必须熟读剧本,精心钻研,准确把握剧情及其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所在。剧本中的角色行当,人物配合,演员都必须清楚。只有这样,演员才能全局在胸,并知道自己的角色位置及其与其他角色的相互关系,从而在表演时做到思想明确,感情真切,动作得当,表情自然,符合人物身份,满足观众需要,进而赢得观众好评。
音乐,分为声乐和器乐。声乐,主要表现为演员唱词和一定道白中所运用的音乐曲调,比如秦腔中的六大板式及其具体运用。演员唱戏,必须遵循曲谱,运用曲谱,因为曲谱直接表现着思想感情,例如秦腔中的欢音和苦音,就是爱憎感情的不同表现形式。唱腔中的曲谱,主要由作曲者来完成,它紧扣剧情,爱憎分明,欢音明快,苦音凄楚,各自代表抒发者不同的思想感情。声乐常常需要器乐来伴奏,在戏曲舞台上,常常分文武两班,分别称文场武场,文场以管弦乐为主,武场以打击乐为主。对于声乐器乐,演员都必须懂,否则,就难以借助,难以运用。
舞蹈,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舞蹈都有程式化的姿势和动作要求,这些姿势和动作,实际都蕴含着丰富的舞蹈语言,寄托着丰富的思想感情,一招一式都不能马虎。否则,运用不当,可能就情感相异,弄出笑话。为此,演员就必须具备有关舞蹈的基本功。当然,舞蹈也要借助舞衣和音乐,因此,演员对于舞衣和舞蹈音乐的作用,也必须十分清楚,要既能借助,还会运用。在舞蹈动作中,有时杂技手法也运用其中,这实际是一种特技要求,对此,演员都要有所精通。
手眼身头发和步伐,是对演员表演动作的基本概括。手怎样动,眼怎样动,身怎样动,发就是头发怎样动,步就是步伐怎样动,按照剧情需要,都有严格规定和一定程式,演员必须按照一定规矩进行,否则,观众就不知所以然了。演员只有准确自如地按剧情需要运用手眼身发步的艺术动作,剧情才能得到逼真的展现。人们常说吹胡子瞪眼,提袍甩袖,亮靴底,甩稍子,等等,都是对手眼身头发和步伐艺术动作的生动描绘。这些,演员都必须熟练掌握。
另外,灯光、音响、布景,现代化的声光电及其舞台道具,对于演员的舞台表演,都有积极的烘托作用,演员表演时都必须有效借用。这些,常常是剧情进展中营造环境的需要。戏剧与小说一样,也有环境人物情节三大因素,人物只有在相应的环境中活动,才能给人一种真实感。因此,演员表演一定要注意环境场面,并与之紧密配合。比如,环境中营造的风雨冰雪、电闪雷鸣、山水园田、兵营战场等不同场景,演员的表演,都必须与之相适应。唯独如此,环境设置才有意义。
过去,刘毓中老先生曾经说,“演员要目中无人,心中有人。”所谓目中无人,是说演员眼中,不管观众多少,都要镇定自若。所谓心中有人,就是说,演员必须有角色意识,要演谁像谁,演谁是谁,牢记自己的角色。演员表演,就是要表演好一个角色。如果每个演员都把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演好了,那么,整台戏就演好了。但是,演员要演好戏,就必须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另外,就演员的综合素质而言,也可简单地概括为唱念做打。唱,就是唱戏,主要表现为对唱段的表演。要唱好戏,就要懂韵辙,懂音乐。秦腔有十三辙,很好记,讲韵辙,对秦腔来讲,主要就是正确把握十三辙。懂音乐,就要对声乐器乐都懂,特别是对文武场都要懂。人常说,文场管音准,武场管节奏,不懂文武场,就等于不懂戏曲音乐。念,主要指道白,道白和唱词一样,都要字正腔圆,并注意散文的诗律美。做,就是做功。做功,旦角有旦角的基本功,生角有生角的基本功,生旦净末丑,各有特点,各有所长。演员一定要按照自身的角色行当练好基本功,并艺术地加以运用。打,主要指武打,难度较大,武生武旦都要掌握武打程式。这些,都可以看成是对戏曲演员业务素质的基本要求,并要全面提高。
笔者觉得,戏曲演员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够符合工作要求,尽职尽责,不辱使命,胜任演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