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把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民生工程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相结合,不断完善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精神需求;开展多彩文化活动,以多种形式引领精神文化生活。让美丽乡村更有“文化味儿”。
埇桥区:红色文化“搭台”乡村旅游“唱戏”
乡村旅游添加红色文化元素必将有着不一样的体验。近日,年埇桥区乡村文化旅游活动周栏杆分会场在省级美丽乡村、安徽省旅游扶贫示范村栏杆镇石相村开幕。
年埇桥区乡村文化旅游活动。图片来源:埇桥新闻网
栏杆镇位于埇桥区东北部,自然风光秀美,民俗风情独特,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红色历史资源。抗日战争时期,石相村是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的重要基础之一,村内现仍留存大量革命文物和多处革命遗址。
革命遗址。图片来源:埇桥新闻网
走抗日烽火线,开乡村振兴局。栏杆镇在乡村旅游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该镇秉承石相村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红色、绿色、古色“三色”融合,步行线、骑行线、自驾线“三线”环绕,桃园、榴园、杏园“三园”采摘,大旺水库、纪湖水库“两水”点缀的特色全域旅游模式,为发展现代农业、改善乡村面貌、实现农民增收,探索出新的发展路径,为开好乡村振兴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灵璧县游集镇:“戏曲进乡村”让乡村文化热起来
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建设,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向广大村民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文化食粮,继“送戏进万村”活动后,近期,灵璧县文化和旅游局又组织开展“戏曲进乡村”活动。
灵璧县“戏曲进乡村”活动。图片来源:安徽日报
“好久没有听到家乡的泗洲戏了,今天的泗洲戏唱得太好了,戏味儿正,真地道!”11月10日,由灵璧县文旅局主办的年“戏曲进乡村”演出活动走进灵璧县朱集乡,在外务工8年、刚返乡不久的固城村农民潘佩贤观看节目后,高兴地表示。
灵璧县“戏曲进乡村”活动。图片来源:安徽日报
当天,灵璧县泗洲戏演出先后走进朱集村、固城村、张家村,为村民们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戏曲盛宴,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文化演出大餐”。悠扬的琴声,优美的唱腔,动听的旋律,让台下观众如痴如醉,极大地丰富了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
泗县:“农家书屋”筑牢乡村振兴的文化基石
“以前都是孩子来这里看书学习,来了才知道对我们养殖户来说,这里有很多脱贫致富的信息和技术,多看看不是坏事。”连日来,泗县大庄镇新集村农家书屋热闹非凡,许多农民坐在阅览室里看书,静悄悄地寻“金”觅“宝”。养殖大户郭新也成为了这里的常客,看书借书成为了他繁忙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泗县农家书屋。图片来源:泗县发布
走进农家书屋,一本本图书在书架上整齐排列,涵盖了农业技术、文化教育、生活科技、时政法律等方面的书籍,种类齐全,内容丰富。像这样的农家书屋,泗县先后建成个,实现了全县所有行政村全覆盖。按照国家及省级的建设标准,每间书屋配有书籍册以上,光盘张,报刊30种。有的书屋不仅设有图书阅览室、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留守儿童活动室,还设有橱窗画廊以及一定面积的室外活动场地,进一步拓展了农家书屋的功能。
如今,这些遍布全县的一间间书屋,作为“智能库”、“知识角”,既为广大农民提供了学习实用技术的平台,也正日渐成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精神乐园,为乡村振兴筑牢了文化基石,受到全县广大农村群众的普遍欢迎。
砀山:乡村文化墙引领文明新风尚
初冬时节,走进砀山县葛集镇白蜡园村,错落有致的农家庭院,干净整洁的村庄环境,让人赏心悦目、神清气爽。而一幅幅色彩鲜艳、构图新颖的文化墙更是吸引大家的“眼球”,让人顿足观看、知图识话,成为该镇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
砀山县葛集镇白蜡园村文化墙。图片来源:砀山县葛集镇人民政府
“这些宣传脱贫攻坚政策的墙画真好,有什么不懂的一看就清楚了,国家很关心我们群众的生活,我们自己也应该更加努力,争取早日脱贫致富。”正在观看文化墙的当地村民许老汉如是说。
砀山县葛集镇白蜡园村文化墙。图片来源:砀山县葛集镇人民政府
暑假期间,葛集镇组织黄河中学的美术教师,充分利用农户外墙、村部及广场墙壁等,将脱贫攻坚惠民政策、文明礼仪、美德教育等群众关心的工作重点内容“跃然墙上”,使群众耳目为之一新,墙壁主动“说话”,既表达了扶贫的各项政策,也描绘了美好的生活愿景,更倡导了良好的社会风尚。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