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当然要进梨园听听戏,品中华国粹

北京看扁平疣好的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13030.html

万万没想到,大年三十春晚上的一出戏,竟然抓住了全国人民的视线,在一众节目中脱颖而出。春晚正在播出的时候,和朋友们一起聊天,大家都被这段《盛世百花园》惊喜到了,京剧粤剧豫剧黄梅戏武戏轮番上演精彩,没想到现在的年轻人竟然有爱听戏的。

我们这代人有不少都是小时候在奶奶身边长大,想必大家童年梦里的背景音乐,少不了唱戏机的声音混着奶奶起床以后各种忙活的声音;那时候是最不喜欢听戏的,咿咿呀呀不知道唱着啥,看着老人家摇头晃脑一脸沉醉并不能理解,但是年纪越大,似乎听着还越来越有味道了呢。

甜豆粥在西安的时候,第一次去大唐不夜城玩耍,嚯,人可真多呐,每走到一个地方都有人里三圈外三圈的围着,甚至连被围着的中心是做什么的都看不清楚,可是唯独有一块地方,在十米开外就知道是唱戏的,毕竟那么有力的嗓子吼出来的声音是骗不了人的。

那个唱段是什么,我现在都不是很清楚,隐约记得也许讲的是《武松打虎》一类的故事,演员一身黄衣的扮相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其余的便是演员的嗓子,真厉害啊,街上那么多的人,他也不用话筒没有音响,就吼得那么起劲,竟然盖过了周围的人声鼎沸,和乐器的配合也天衣无缝,起承转合衔接的特别紧密。

能“吼”,是一个秦腔演员的看家本事,但又不是乱吼,秦腔听起来朴实无华,实则有很高的技巧在里面。杜甫写过一首《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个李龟年是唐朝著名的作曲家,有“乐圣”的美称,他为唐玄宗所做的《秦王破阵乐》又称为“秦王腔”,简称“秦腔”。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过一句“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这里提到的“梨园”李龟年曾经待过的地方,据《新唐书·礼乐志》记载,唐玄宗精通音律,酷爱谱曲,所以曾“选坐部妓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意思就是唐玄宗选出坐部伎三百人教练歌舞,亲自培养,随时应诏而表演。

唐朝定都长安,所以陕西当地的秦腔发展壮大;后清军入关定都北京,魏长生入京将秦腔发扬光大,京剧吸收秦腔、黄梅戏等唱调,在北京发展了起来。从小到大听过的最多的京剧就是《贵妃醉酒》,京剧总是把调调拉的长长的,演员的音色华丽婉转,小时候听不懂故事和唱腔,只是每次都要长大嘴巴感叹:贵妃的扮相太美啦,这样华丽的美,精准的直击每个人的审美点。

今年的春晚湖北和安徽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程丞、吴琼和吴美莲一起表演了《女驸马》中的著名选段《谁料皇榜中状元》。这是一次值得纪念的合作,黄梅戏发源于湖北省黄梅县,是劳动人民采茶时唱的山歌,流传到安徽之后,由当地的人改造了音调并广为传播,所以现在黄梅戏都是用安徽安庆等地的方言唱的。

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名声大噪,试问谁不会哼两句“书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呢?黄梅戏的调子听起来总是很轻松,可是相比其他的剧种来说更容易表达剧中人物的感情,所以黄梅戏听来往往也更有故事性。

说起人人都会唱的句子,常香玉老师在豫剧《花木兰》中唱的“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也是当仁不让的知名片段,常香玉老师扮相又美又飒,颇有女英雄花木兰的英姿。今年春晚选取的豫剧片段是《大登殿》,讲的是薛平贵的故事。豫剧常常演的都是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故事,用词用剧也像白居易的诗一样,是人人都能懂得,所以受众很广。

我国评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但是再小的地方,也有自己的代表小调儿,这些都是大众在闲暇时刻苦中作乐所产生的戏曲,正是这样的产生背景,让这些大大小小的戏曲种类我们这个民族的魂魄,不管我们人在哪里,只要听到曲子中传来的乡音,就总还是心里一暖,觉得家就在身边的。

欢迎留言与甜豆粥交流,你家那里有没有什么戏曲?

文:甜豆粥

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