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问题解决难题临朐非遗老树绽

鲁网7月5日讯(记者王玉龙)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非遗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和壮大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各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越来越重视,不仅为传统节日设置假期,还通过多种渠道宣传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走出国门,面向世界。然而在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不容小觑的问题,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世界、发扬光大的进程。

文化大县也有“成长中的烦恼”

临朐县地处鲁中,素有“书画之乡”“小戏之乡”“中国观赏石之乡”的美誉,是全国文化模范县、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目前,全县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省级非遗项目9项、市级非遗项目31项、县级非遗项目余项,文化遗产多样,文化禀赋丰厚,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储备了坚实的基础。

之前,临朐县在推进非遗文化发展过程中,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也同样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传承人群青黄不接,有的面临“人亡艺绝、人死歌绝”;非遗保护投入落实难度大;缺乏造血机制、不创新、等靠要、抱残守缺、观念陈旧、不适应时代潮流;无法吸引年轻一代的目光、死守老技艺还是开发新产品……种种问题正在拉开非遗与时代的距离,也成为非遗保护的最大症结。

非遗传承如何才能冲出重围?

近年来,临朐县委、县政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突出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发现的各种问题,积极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利用,推动传统技艺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在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不完全统计,现已初步形成规模的非遗产业项目60余个,从业人员达人、年人均增收4万元。 

聚焦“传承人”问题,实施人才带动,让非遗工作“有干头”

非遗保护传承、合理利用关键在于高水平人才引领。临朐县坚持立足基层实际,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夯实了非遗工作的基石。

培强骨干人才队伍。临朐把骨干人才的保护和培养作为非遗基础工程来抓,通过提供基本保障、开展针对性培训、实施“名师带徒”工程等方式,优化了非遗传承队伍结构。目前,全县县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共百余名。

成立非遗志愿者联盟。组建成立由百余位非遗传承人、非遗爱好者组成的非遗志愿者联盟,常态化组织开展非遗大走廊、非遗“五进”等推广交流活动,推动非遗融入日常生活,营造起了浓厚的非遗保护传承氛围。

加大传习力度。先后建成市级非遗传承示范基地、非遗传习所、综合性传习中心14处,县级非遗项目传习场所59处,“薪火相传”校园传承实践基地2处,年均开展培训传习活动场次,累计培养“非遗”人才3万人,为非遗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储备。

聚焦“老面孔”问题,坚持创新驱动,让非遗事业“有奔头”

与时俱进是非遗传承发展的必要条件。临朐县坚持在保护中继承、继承中创新、创新中发展,率先开创“非遗+”模式,改良“老面孔”,推出“新角色”,为非遗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非遗+研学”,延伸工作触角。县里整合北杨善艺术中心、吕家楼手绘年画博物馆、赵家楼临朐最早基层党组织纪念馆等资源建成非遗小镇,穿点成线打造研学基地,推动非遗传承与研学体验的互动融合,开辟了非遗传承推广的新渠道。研学基地自年7月启用以来,累计接待研学人员和参观者分别超过5万人次、10万人次。

“非遗+平台”,搭建综合载体。投资0万多元,高标准建成“沂风朐韵”非遗聚集区。该区主要由非遗展览馆、传习中心、体验空间三个部分组成,配备传统民俗活动类室外展演活动场地、小型室内展示空间、停车场等,成为集保护、传习、交流、展示、展销、研学为一体的非遗综合体和文化旅游目的地,构筑起了非遗保护传承的新高地。

“非遗+创作”,打造时代精品。在坚守非遗项目核心和本质的基础上,积极融入时代元素,努力创作出既传统又时尚、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让非遗项目在新时代绽放出新光彩。为推动濒临消失的周姑戏重新焕发生机,先后创排了《阵前探母》《回家》等12个新剧目。其中《淌水崖》受邀走进央视戏曲频道《最佳拍档》,《担当》在“中华颂”第八届小戏小品曲艺大展中获得银奖,《报喜鸟》走进北京恭王府,并荣获“中华颂”第九届小戏小品曲艺大展金奖,去年县里精心打造的周姑戏《特别约会》成功入选第十二届山东文化艺术节暨第四届全省小型戏剧新创作优秀剧目评比展演和第十二届山东文化艺术节群众优秀新创文艺作品汇演两项重大赛事。周姑戏《淌水崖》入选“百年征程 时代华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山东省优秀剧目展演名单,共同唱响文化艺术工作者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百年颂歌,进一步推动学党史主题教育活动的浪潮。

聚焦“不挣钱”问题,坚持利润推动,让非遗产业“有赚头”

非遗保护传承要有情怀,更要有经济支撑。临朐县坚持多措并举,不断提高非遗项目的收益率,努力让相关从业人员有想头、有盼头、有赚头,激发了全社会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积极性。

政府“保底”运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政府购买服务、鼓励社会捐助等形式,本着“扶上马,再送一程”的原则,全力为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利用“保驾护航”。结合“一村一年一场戏”惠民演出活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20多个“庄户剧团”提供资金补助,激活了民营剧团的发展后劲。每个剧团年均演出超过场次,让久违的吕剧、周姑戏等唱响在了田间地头。

文创扩大收益。制定出台《关于鼓励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实施意见》,引导非遗从业人员研发集实用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优秀文创产品。目前,已累计研发临朐红丝砚、石雕、黑陶瓦盆、蓝印花布、木板烙画、手工箅子等11个系列、0余种文创产品。特别是围绕临朐手绘年画,创建了“手绘传情”品牌,开发的手绘年画快客杯、抱枕、团扇等多个品种产品,实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的有效对接,深受市场欢迎和青睐。

展会、电商促进增收。“政府搭台、百姓唱戏”,成功举办两届临朐县传统工艺暨非遗博览会,春节前夕在抖音平台推出“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非遗年货节活动,助力非遗技艺展示和非遗产品销售。积极引导非遗传承人抓住农村电商发展机遇,借助“线上直播”念活非遗致富经。今年以来,全县非遗产品线上营销达万元。

融合放大效益。与旅游经济融合,创新开展“特色产品进景区”活动,筹集5大系列余种特色文化产品,在沂山、石门坊、老龙湾等县内主要景区搭建文化产品展示交易平台。与产业扶贫融合,打造非遗就业工坊10个,推动了非遗产业化运作,拉动了非遗特色经济发展。与基层组织融合,大力实施非遗“一村一品牌、一村一特色”工程,建成非遗特色村40余个,带动多人就业,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壮大、农民增收、非遗传承的三赢。

非遗的产生,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既要“过好节日”,更要“过好日子”,非遗的未来发展,也要回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去。

6月30日,山东省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主题报道活动走进临朐。在冶源街道吕家楼手绘年画博物馆的院内,记者们惊奇地发现,几株环抱粗的大树树干上,斑驳皴裂的树皮间竟然冒出了红紫色的新芽。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说,今年雨水多,气温合适,沐浴温暖湿润环境而初生的新芽,掩映着博物馆内所藏的从清末传统式样到当今创新风格的百年手绘年画,她们格外欣喜,对未来“过好非遗日子”充满了期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