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戏曲文化周启动,在这里能听到中

擅长临床白癜风研究的专家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0/
新京报讯(记者姜慧梓)11月4日,第六届中国戏曲文化周主场活动启动。北京园博园、中国园林博物馆等将陆续举办演出、论坛、展览、市集等活动。戏迷朋友还能听到目前所知有可靠时间记录的最早中国录音,也是有准确记录的最早京剧录音。第六届中国戏曲文化周主场活动启动。新京报记者王贵彬摄10时许,北京园博园里“梨园声”渐起,阳光剧场的《凤还巢》、藕香堂里的《霸王别姬》、闽园的《古厝·西游记》……今年的中国戏曲文化周以“和合共美”为年度主题,在坚持专业性、艺术性的同时兼顾大众性。园博园阳光剧场正在演出京剧《凤还巢》。新京报记者王贵彬摄比如沉浸式京剧《古厝·西游记》,将“群仙贺宴”“闹龙宫”“闹天宫”等经典片段在园林景观中呈现,经典角色走到戏迷身边,带来沉浸式看戏的新奇体验。此外,戏迷朋友还能欣赏到由名角诠释的京剧《大探二》、评剧《花为媒》等经典作品。园博园藕香堂将演出《霸王别姬》《状元媒》等剧目。新京报记者王贵彬摄值得期待的是,今年戏曲文化周将走出园博园,首次在中国园林博物馆设置舞台。苏州畅园上演微缩版昆曲《玉簪记》,余荫山房展示传统戏曲经典唱段。此外,戏曲文化周的演出还将走进长安大戏院、吉祥戏院、正乙祠戏楼、中山公园音乐堂等专业剧场,演出京剧《红鬃烈马》,昆曲《玉簪记》《牡丹亭》等优秀剧目。特别是全本《红鬃烈马》已多年未在舞台上演出,本届戏曲周特别安排在吉祥戏院“重现”经典,由杜镇杰、张慧芳两位艺术家带领多位优秀青年演员连续两天演出全本十三折戏。园博园藕香堂观众可以近距离观看演出。新京报记者王贵彬摄此外,11月4日至6日期间将举行多场学术论坛活动,来自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中国评剧院等院团负责人,以及来自中国戏曲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的专家学者,共同就“新时代中国戏曲的新局面与新挑战”等主题开展交流研讨。学术论坛将评选出十篇优秀论文。京剧演员在后台化妆。新京报记者王贵彬摄京剧演员在后台化妆。新京报记者王贵彬摄除了专业的论坛和演出,活动期间还安排了展览展示、互动体验、国风市集等活动。银杏大道上分布着戏曲人物打卡小景,游客可以合影“沉浸式”体验戏曲文化,还可以根据路线提示前往各个任务地点,与真人戏曲演员进行互动挑战。现场观众与演员互动。新京报记者王贵彬摄北京戏曲文化发展成就展也值得一看,在北京园澹泊居的经典黑胶唱片特展中,戏迷朋友能看到收藏级别的京剧黑胶唱片,还有人类学家伯特霍尔德·劳弗在中国录制的蜡筒,是目前所知有可靠时间记录的最早中国录音,也是有准确记录的最早京剧录音。丰台区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主任龚俊表示,今年戏曲周安排了演出、论坛、展览等各类活动余场,同时,通过线上平台对部分演出进行直播,让没有来到现场的市民也能感受到戏曲的魅力。编辑刘茜贤校对赵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6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