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海广播节九州百戏名家傍名票

在“京东·年上海广播节”开幕当天,以“知音”为主题的《九州百戏》在兰心大戏院推出名家名票展演专场。展演中,主角儿是京剧、昆曲、梅花大鼓、越调和南音等13个戏剧曲艺的爱好者,名家则充当绿叶,为每一位登台演出的名票搭戏助阵,并一起分享他们背后的“戏曲情缘”。跟着话匣妹一起去现场感受一下吧:鸣锣开演↑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活化石”的南音,发源于福建泉州,用泉州闽南语演唱。舞台上坐着四位演奏者,分别吹洞箫、弹琵琶、拉三弦和二弦,还有三位手持拍板站立的歌者。这门远在福建的传统艺术,竟然在上海落地生根,南音雅艺上海传习社副社长徐凌云是一位山东姑娘,网络上一次无意的浏览聆听,让她与南音结缘:“我最一开始看到网上一个视频,第一次听到南音,像是我本来就应该讲那样的话,本来就应该用这种声音来唱”,徐凌云说。随后她联系了南音表演艺术家蔡雅艺,并合作成立了南音雅艺上海传习社,目前在上海有20多个成员。徐凌云说,南音已融入他们的生活:“老师会每一个月到两个月到上海一趟,过来教我们,或者是我们有时间也都会跑到泉州去一周或者两周,呆在那边学习。南音是作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南音演唱↑越调,是河南三大剧种之一。舞台上三个诸葛亮,有两位是十岁左右的小姑娘扮演的。其中一位,十一岁的王艺臻,她跟随越调大师申凤梅先生的弟子李娟学习越调近五年。李娟说,这个孩子悟性好,也特别刻苦。经常为了一段唱,学到很晚。这些票友从“40后”到“10后”,其中既有学生、打工仔,也有私企创业者、工程师、外企金领,尽管他们有着不同的人生际遇,但相同的是他们对戏曲曲艺的钟爱和热情。他们是戏曲曲艺的超级发烧友,也通过线上线下为中国传统戏曲做公益推广和传播。编辑:张建赟责任编辑:邬佳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67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