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渐渐被当代青年遗忘的曲艺

说到戏曲,老人比较喜欢,可能还会唱两段,有个二胡还能拉两下。现在的青少年们专注于手机上的花花世界,对于戏曲,像京剧,越剧,都是知道而不爱听吧。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最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宋刘埙,他在《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出永嘉戏曲。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中唐以后,中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中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如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以及《赵氏孤儿大报仇》等作品。这个时期是戏曲舞台的繁荣时期。戏曲到了明代,传奇发展起来了。明代中叶,传奇作家和剧本大量涌现,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汤显祖。他一生写了许多传奇剧本,《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明后期的舞台,开始流行以演折子戏为主的风尚。明末清初的作品多是写人民群众心中的英雄,如穆桂英、陶三春、赵匡胤等。京剧是在清代地方戏高度繁荣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同治、光绪年间,出现了名列同光十三绝的第一代京剧表演艺术家及不同流派的宗师,标志着京剧艺术的成熟与兴盛。咱就说说元曲。元曲我们得掌握五个人物:元曲四大家和王实甫。王实甫的《西厢记》众所周知,爱情故事,但作者王实甫并不是元曲四大家,而且《西厢记》也不是原创的作品。元曲四大家包括了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人。尤其是关汉卿被称为曲圣,也有曲状元之称,代表作就是《窦娥冤》。其中四大古典戏曲,也称四大古典戏剧。即王实甫的《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长生殿》。我们自己的曲艺文化,应该让其发扬光大。现在音乐的盛行,短视频的普遍,对传统文化造成了冲击。在我们的九年义务教育中也没有曲艺的课程,或许可以加入,起码让我们多做个了解,定向培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