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淮北梆子戏传承人李芳把戏曲唱给更多

简介:李芳,女,年6月出生,现任阜阳市演艺有限公司梆曲剧团副团长。

荣誉:曾参加过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安徽省庆祝建国七十周年优秀剧目展演、安徽省地方戏曲汇演、安徽省中央非遗专项资金扶持项目成果展演等。年参演的作品《永远的大别山》,获安徽省“五个一”工程奖、安徽省社会科学奖艺术类二等奖。

在阜阳淮北梆子戏的舞台上,有一位90后年轻新秀——李芳,她将这一带有鲜明皖北地方特色的剧种演绎得精彩纷呈。作为新生力量,她成功饰演过“穆桂英”等诸多角色。由她主演的现代剧《王家坝》正在紧张排练中,拟于下个月参加展演,这也是她对淮北梆子戏又一次新的尝试。

想演好,就要把自己与角色融为一体

记者:你与淮北梆子戏是何时结缘的?

李芳:我祖籍河南周口,从小就跟着家人听豫剧,听过很多名段。11岁那年,我开始在老家一个艺术团学豫剧。后来,我考入河南中原文化艺术学院戏曲表演专业。年阜阳演艺公司招演员,我就过来考试,正式成为一名演员,并开始重点学习淮北梆子戏。从小我就喜欢戏曲,能以喜好为工作,是一种莫大的荣幸。

记者:你师从国家一级演员王永兰、国家二级作曲家蒋祥林,他们对你有什么影响?

李芳:刚到公司,我就成为王永兰和蒋祥林两位艺术家的学生,感觉又欣喜又惶恐。蒋祥林老师主要教我发音,王永兰老师主教动作和形体。同时,他们也让我充分感受到淮北梆子戏的魅力,想要演好,要把自己与角色融为一体,感受角色的喜怒哀乐。

除了演戏,老师常说的一句话是“戏比天大”,他们要求我学戏先学做人,注重团队意识,这样才能做一名德艺双馨的好演员。

记者:淮北梆子戏对你来说,魅力何在?

李芳:淮北梆子戏和豫剧同源,又名沙河调,其特点是乡土味浓、质朴粗犷、热烈奔放、动作夸张。

我主攻青衣、花旦,有时也演老旦或客串小生。我先后领衔主演过多个经典剧目。其中,《穆桂英挂帅》已经在舞台上演出了近百年,著名淮北梆子戏表演艺术家郑连馨、张怀珍、王永兰都饰演过穆桂英,我演时倍感压力。为了把握好人物,准确传达人物精神,我反复研究她们的故事,让自己与剧本中的人物慢慢重合,直到变得鲜活起来。我相信,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观众。

戏曲并不古板,甚至还挺“好玩”

记者:作为90后,你怎样在表演中力求有所创新?

李芳:我时常在想,我们这一代演员应该为淮北梆子戏做些什么?能否在表演中呈现出时代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舞台、舞美、声光越来越好,需要我们在唱功甚至剧本上有更好的突破。

在唱法上,我突破了传统唱法,融入美声。比如,之前发声部位是喉咙,结合美声我把发声部位往上提,产生更强的共鸣效果。舞台动作上,我融入民族舞、古典舞,动作更加流畅、轻巧,易于接受。除了经典曲目,我们也演出过很多现代剧目。最近,我们正在排练现代剧《王家坝》,我在剧中饰演小兰。这个戏是安徽省重点剧目,拟于今年8月11日在安徽大剧院参加“安徽省庆祝建党周年新创优秀剧目”展演,让更多人了解王家坝精神。

记者:作为淮北梆子戏传承人,平时怎样推广这个剧种?

李芳:这几年,我一直在抖音等平台上推广淮北梆子戏。直播时,我与粉丝互动,最多时观看人数达到多人,年龄以40岁以上为主。

对我来说,学戏是一回事,推广戏是另一回事。其实我最担心的并不是喜欢戏曲的年轻人少,而是他们对戏曲的理解仍停留在“是给老年人听的”这个层面上。我不能用职业训练的办法去做推广,要用直白浅显的话,让别人感受到它其实也很“好玩”,并不是大家印象中古板、高高在上的。除了每年多场“送戏下乡”演出,我们通过“戏曲进高校”“戏曲进校园”,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这一传统戏曲,进而喜爱上,这样才能发展下去。

我想说,戏曲是集音乐、舞蹈、语言等多种形式的艺术,和很多年轻人喜欢的流行歌曲一样,是一种快乐的源泉。

记者周姗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7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