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歌响河边鱼出听,声传路畔客停车”。如今,秦岭深处的陕西商南等地,傍晚时分的街头、广场,人们三五成群,将民歌小调唱出了浓浓的“黄梅戏味”。安庆,向以黄梅戏之乡闻名于世,在千里之外的商南,陕南民歌小调为何唱出了“黄梅戏味”?日前,安庆市的一些专家、学者,经过深入研究与调查走访,发现传唱陕南二百多年的民歌小调与孕育出黄梅戏的安庆小调同宗同源!陕南小调唱出“黄梅戏味”商南,依秦岭而居,缘丹江而兴,衔豫接楚。由于融秦风楚韵、得南北灵秀,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积淀的厚重、兼移民文化的丰富广博,形成了商南人“北国之豪放”和“南国之灵秀”的独特风格。近日,安庆的一些专家学者走进商南县城关街道皂角铺村大院内,当锣鼓响起,74岁的姚桂荣开口唱起商南民歌,流露出的竟是原汁原味的安庆乡音。皂角铺村的汪礼强在该村开了一家荣祥农家乐,与人交谈时,也是一口“安庆腔”。“歌响河边鱼出听,声传路畔客停车”。傍晚时分的商南文化广场,人们三五成群,将民歌小调唱出了浓浓的“黄梅戏味”。安庆文史专家、《皖省首府——老安庆》作者张健初表示,行走商南,与人交流时,感觉仿佛就是在安庆!令张健初意外的是,有的小调安庆人自己很少唱了,而商南人却始终放不下。商南很多人是安庆移民后代在安庆的千里之外,怎会传出阵阵乡音?对此,商南县的胡中华老人作了详细解释。胡中华退休前是商南县委办主任,现任商洛市作协副主席。他说先祖是来自桐城的胡氏兄弟三人,在乾隆年间迁陕“。如今商南全县人口约25万,其中很多人是安庆移民后代。”胡中华的说法,在民国《商南县志》中得到了印证。据该县志记载:“乾隆二十年后,江南安庆数县人襁负迁商,爰得我所,闻风而起,接踵者众,此商南有‘小太湖’之名也。”商南县书协主席张德善说,从安庆迁到陕南的移民,即便在外上学,做官,回到家中也必须讲家乡话,否则长辈会骂“都不知祖宗在哪了”。由于陕南地理环境的封闭,安庆移民后裔仍保持着祖籍地方言、戏曲、民间信仰、生活习惯,形成独特的文化风景,而这也恰恰使“黄梅调”在千里之外能持续传承。仍保留着安庆方言戏曲等安庆移民迁商南,是清代大移民“湖广填四川”的一部分。皖江文化研究会会长汪军说,两百多年过去了,迁徙而来的两湖、两广、江西、浙江、江南(江苏、安徽)各地族裔,早已完成了本土化。唯独商南的安庆移民后裔,在秦不唱秦腔,邻豫不唱豫剧,仍保留着安庆方言、戏曲、民俗。据了解,早在年,安庆市根亲文化研究会研究人员在陕西商洛地区就发现,很多当地人说话口音与安庆方言相同。安庆市根亲文化研究会会长任祥斌说,在商洛地区商南县和山阳县县志上发现了安庆人远迁陕南的相关文字。年元月,研究人员来到商洛市,先后走访了商州、山阳、丹凤和商南等县区,了解当地百姓习俗、语言,查阅当地家谱,查看当地古墓碑文,从而印证了清乾隆时期安庆移民迁陕这一说法。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国家一级作曲、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著名黄梅戏作曲家陈精耕曾到陕南调研,在谈到陕南之行的感受时说“:什么是黄梅戏?黄梅戏就是用安庆话歌唱出所要表达的内容。”对此,汪军表示,通过调研发现,陕南民歌小调与孕育出黄梅戏的安庆小调“同宗同源”。余平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蒋六乔摄影报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