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行当又叫“梨园行”,戏曲演员也称“梨园子弟”。而在古代把戏剧演员叫作“优伶”、“伶人”,他们供奉的行业神叫“老郎神”。老郎神就是梨园神,是个白脸的美男,身穿黄袍。
这位梨园神是谁,有不同的说法,但一般认为是唐玄宗李隆基。那李隆基与梨园又有什么关系呢?梨园是当时宫廷训练和管理乐舞杂技的专门机构。《新唐书·礼乐志》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可以看出当时的盛况,“梨园”堪称我国第一所综合性的皇家音乐舞蹈戏曲学院。
唐玄宗那梨园在哪呢?据考证,唐中宗时,梨园只不过是皇家禁苑中与枣园、桑园、桃园、樱桃园并存的一个果木园。果木园中设有离宫别殿、酒亭球场等,是供皇帝、后宫嫔妃、皇戚、贵臣宴饮游乐的场所。相传唐玄宗时,庚令公之子名光者,雅善(霓裳羽衣舞),赐姓李氏,恩养宫中教其子弟。光性嗜梨,故遍值梨树,因名曰梨园。
梨园作为皇家“艺术学院”,李隆基自己担任了梨园的崔公(或称崖公),相当于校长(或院长)。崔公以下有编辑和乐营将(又称魁伶)两套人马。李隆基为了创作需要,经常指令当时的翰林学士或有名的文人编撰节目,如诗人贺知章、李白等都曾为梨园编写过上演的节目。作为翰林供奉的李白是那里的常客,曾作《清平调》三首。
李白有了顶级的词作家,当然少不了作曲家,比如李龟年、雷海青、张野狐等。李龟年,唐朝音乐家,被后人誉为"唐代乐圣",善歌,还擅吹筚篥,擅奏羯鼓,也长于作曲等,据说唐玄宗的羯鼓就是他教的。雷海青,是唐玄宗时的著名宫廷乐师,善弹琵琶。后来成为福建、台湾及广东潮州一带艺人供奉的戏神,也是闽台民间信仰的重要神祇之一。 张野狐,擅长参军戏,能吹角篥及弹奏箜篌。这个导师班底也是够豪华的了。
李龟年有词有曲,必须有舞。诗人杜甫在他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一诗中,咏叹公孙大娘的舞姿豪迈奔放,"耀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青光。"诗的序言中说,号称“草圣”的书法家张旭,自从看了公孙大娘的剑器舞,他的草书有了很大的长进。张旭的草书可是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称"三绝"的哦!看来公孙大娘的剑舞确实了得。据说后来画圣吴道子也去看公孙大娘的剑舞,体会用笔之道。
公孙大娘唐玄宗李隆基依靠这些各行业的顶尖人物作为导师,造就了一大批表演艺术家。唐玄宗时期的封建政治经济繁荣的同时,文化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仅造就了一批中外闻名的文学家和诗人,在舞蹈和音乐等艺术领域里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成就了多元的“开元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