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进程中民间戏曲保护传承现状与思考

中科白癜风 http://m.39.net/pf/bdfyy/bdfzj/

原创:苟晓飞

近年来,在国家层面关于戏曲保护传承一系列政策和全面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推动下,包括甘肃华亭曲子戏在内的一些濒危民间戏曲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但其传承发展之路还存在着一些困境和瓶颈性的问题,应引起重视。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非遗保护工作方针的工作原则,本文提出了做好民间戏曲传承发展工作、适应性创新和传承发展的思路,以及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具体措施。

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戏曲;保护传承

GA

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新时代新思想新任务的指引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已成为当前我国文化领域的重要工作,渗透于文化经济改革发展的多个领域。民间小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种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从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意见》,到中央各部委又相继出台的《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文化部实施的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各地实施的戏曲进校园工程等等政策。

从顶层设计到具体政策,无疑将大力推进戏曲的传承发展,也意味着戏曲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不仅上升到了国家的战略层面,也已融于社会发展的众多方面。在吹响戏曲振兴强劲号角的同时,传统戏剧的锣鼓遍地敲响,怎样保护传承本地戏曲文化,成了当地文化主管部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者、戏曲工作者致力实施重要工作。所以,近年来,笔者对民间戏曲进行了普查和田野调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关于民间戏曲保护传承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一、民间戏曲传承价值厚重,现状堪忧。

民间戏曲是活跃于民间的艺术形式,是一定历史时期,一定文化生活背景下,由民间艺人和文人共同作用所产生的精神产品。因其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极具亲和力的乡音土语而被广大群众喜闻乐见。一直以来满足着广大劳动人民的精神需求。同时它又是最朴素简便、最形象生动、最易被老百姓接受的思想教化形式。民间戏曲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深刻的历史延续性特色,“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形态,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着劳动人民的生活经验、道德伦理、审美情趣,承载着各地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价值和文化基因。”[1]延续民间戏曲的存活,保护它存活的文化生态,是关系到民族之魂,是关系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命脉的工作。

对甘肃省民间戏曲的普查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尽管有各个层面的利好政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良好氛围,但从民间戏曲传承、保护的具体载体和人文生态考量,现状并不乐观。据年7月至年6月原文化部组织开展的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结果表明,我国现有个戏曲剧种,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编纂《中国戏曲志》相比,有47种剧种已经消亡,17种濒临消亡。这些已经消亡或濒临消亡的戏曲剧种以流布于民间的小戏占比突出。

在民间,一些对地方影响较大的戏曲剧种表现出传承创新发展动力不足,传承人员后继缺乏的情况。出现的“无人演,无人看,无人传”的“三无”传承生态和“老艺人、老观众、老剧目”、“常演老戏、老戏常演”的演出现状。民间戏曲的传承发展受到了现代娱乐传媒的冲击,由于青年人在大城市集中生活而导致地方戏曲内生动力不足。甘肃省的地方戏曲历史时间长,影响深远,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地方戏曲具有深刻的文化记忆。许多自乐戏班出现成为保护传承地方戏曲的一种方式。所以扶持和保护民营戏曲演出剧团,促使其规范化、市场化,这是甘肃民间戏曲的重要形式。

据年普查结果统计,甘肃省现存活态地方戏曲剧种共13个,其中包括秦腔、陇剧、曲子戏、民勤曲子戏、陇南影子腔、玉垒花灯戏、灵台灯盏头剧、高山戏、半台戏、南木特藏戏11个本土剧种,眉户、京剧、豫剧3个外来剧种。11个本土剧种均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从调研和普查数据分析,子戏(华亭曲子戏、通渭曲子戏、白银曲子戏)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甘肃省现存的13个剧种中,秦腔、陇剧、曲子戏、民勤曲子戏、眉户等剧种演出团体和从业人员相对较多,剧目创作较为丰富,为省内较为活跃且发展稳定的剧种。

京剧、南木特藏戏发展一般,各有1个专业演出团体,演出团体存活5个以上,且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一定程度上得到当地政府支持和重视。玉垒花灯戏、豫剧、半台戏、灵台灯盏头剧、高山戏、陇南影子腔等属于濒危剧种。半台戏、灵台灯盏头剧、陇南影子腔、玉垒花灯戏、高山戏等剧种当前普查到只有1—5个民间演出团体在支撑整个剧种,零星演出,前景堪忧。我省地方独有剧种半台戏、陇南影子腔、玉垒花灯戏、灵台灯盏头剧、高山戏、半台戏等几个濒危剧种,近年来虽然开展了一系列保护、抢救措施,但在创作、演出、传承等方面濒危状况依然十分突出。

全省剧种的演出团体情况如下表:

二、保护传承困境重重,举步维艰

随着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全面推进,非遗保护已深入人心,由上而下达成了共识,各地对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措施也在摸索中逐步完善。戏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演形式,其传承具有周期长、专业性强、产出缓慢、互动性强、经济效益微弱等不利于快速有效传承的特点,多元文化的强力冲击以及一些民间小戏赖以存活的农村固定群落受众面的萎缩,使得民间戏曲在保护传承方面存在一些困境,前景不容乐观。

(一)经费困境。资金问题是各地基层文化工作者所表达出的最频繁最普遍的问题。这既不是无病呻吟,也不是等吃靠要,确实是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难题。甘肃省属于经济欠发达省份,能投入非遗保护工作的资金有限。目前的整体情况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的优秀传统文化受到重视,资金支持与政府政策支持到位。但是由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各地州市的具体情况、水平差异比较大,发展不平衡,情况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剧种,处境也各不相同。

比如甘肃现有省级非遗项目项,近两年,省级财政每年下拨非遗保护专项资金万,除去传承人补助和组织管理等省级层面的费用,按每个名录一次性投入经费30万计算,一年只有30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得到资助。也就是说,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每个项目轮到省级财政的30万保护传承经费支持的一个周期要10多年。省级尚且如此,市、县级项目的处境可想而知。经费的严重不足,致使许多关于保护、传承、发展的设想成为“纸上谈兵”,无法落地实施,非遗工作开展举步维艰。灵台灯盏头戏是明清时形成的甘肃平凉市灵台县独有的戏曲剧种,明清时在灵台县广泛流传,由民间小曲逐渐演变为地方小戏,因以演唱时以清脆悦耳的“油灯碗碗”击节伴奏而得名。灵台灯盏头戏唱腔婉转优美,伴奏轻松热闹。年,灵台灯盏头戏被列入甘肃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自被列为省级项目以来,灵台灯盏头戏只在年由省级财政拨款非遗专项经费30万用以保护传承工作,此外基本没有其他专项经费来源的支持。目前主要承担灵台灯盏头戏保护、传承和演出工作的是灵台县皇甫谧文化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它是由原灵台县秦剧团的基础上转企改制成立的国有文化独资企业,和灵台县灯盏头剧团、灵台县木偶剧团并列,一套人马,三个牌子。近几年灵台县皇甫谧文化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年演出场次达多场,演出剧目85%以上为秦腔和木偶剧,灵台灯盏头戏的演出较少。

因保护经费投入不足,保护单位为生计奔命,长年疲于演出,对自己独有的“宝贝”投入的精力和人力自然相当有限。目前民间戏曲的表演市场体量小,参与人员较少,影响力和自身文化价值的发挥有限,对该剧种老剧本、曲谱以及老艺人等珍贵资料的挖掘整理工作因资金缺乏,一直处于搁置状态。在调研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基层的文化工作者和“好家子”们对当地优秀传统文化有无限深情和一腔热情,他们对保护即将消亡的乡土文化的渴望令人动容,但苦于无米下炊,只有一声叹息。

(二)传承困境。民间戏曲是扎根于农村,成长于民间的小众戏曲艺术形式,主要在民间的节日庙会和婚丧嫁娶等堂会演出。“神养戏”是民间对当前农村戏曲演出需求的朴素总结。演出范围一般在机构所在的社区或行政村以及周边村镇,组成人员多为离退休老干部及农村民间戏曲爱好者,多为娱乐消遣性质,商业演出较少,影响范围较小。市场化的娱乐文化对人们的影响细致入微,手机与多媒体的传播方式中戏曲艺术占有的位置并不突出,年青人除学生以外,多数一年四季外出打工挣钱,能安心学习戏曲的更是凤毛麟角。

据调研,曲子戏在甘肃现有86个主要演出团体,是甘肃省仅次于秦腔演出团体数量的剧种,在曲子戏演出团体中,民营演出团体占98%,这些民营团体除被列入国家级的四个曲子戏所在地区的情况较好之外,多数团体演员与乐队配备不齐,没有固定的排练场地,演出较少,很少或几乎没有演出收入。老一辈戏曲名家多已作古或年事已高,年青一代很少有人为戏曲演出水平的提高而刻苦练功,剧目质量越来越低,演出水平越来越差,以致形成“无人演、无人看、无人传”的“三无”状态。从省级到市(州)、县、乡、村,戏曲人才整体出现青黄不接乃至断层的局面,特别是在戏剧编导、音乐、舞美等方面严重缺乏。这种一无好学之人,二无可传之人,传承体系无以为继的现状直接影响到民间戏曲的继续存活。

从非遗保护工作人员角度看,现有机构和人员队伍与日益繁重的保护任务不相适应。目前在市县级基层非遗保护单位,非遗保护专业人员的缺乏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各非遗保护中心仅有人数不多的几个工作人员,且身兼数职,难以专心从事非遗的专业工作,致使基础工作质量大打折扣;从民间戏曲从业者角度看,据普查统计:

甘肃省地方戏曲剧种共有各类从业人才人,音乐人才人,编剧人才23人,导演人才22人,舞美人才26人,其他管理人才3人。

县一级剧团及各乡镇班社一人身兼数职。编剧、导演、作曲人才短缺。音乐人才中演奏员占总比90%以上,作曲类人才不超过10人,其中专职作曲不超过5人,各地县级的专业剧团都没有作曲人才。

戏曲人才中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共人,占普查戏曲人才总数的37.7%,其余62.3%基本为农村民间班社的戏曲人才。其中甘肃省农村实用文化人才人员(甘肃省为鼓励民间艺人专门设立的农村文化人才的职称评定)21人占人数总比的2.25%。

从学历层次来看,初中学历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39.5%,而高学历的研究生、本科两者加起来只占4%,低学历是甘肃省戏曲人才的突出特征。

戏曲人才年龄问题也十分严重,在统计到的人中,28岁以下13人,占到总人数的1%;28岁-50岁人,占41%;50岁以上人,占58%。戏曲人才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严峻形势显而易见。

从传承人角度看,民间戏曲技艺传承主要靠口传心授,目前,包括各级非遗传承人在内的多数团体从业人员年龄普遍偏大,年轻戏曲人才短缺,演员数量不足,行当不全。主要行当缺乏骨干演员,主创人员没有学习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机会。没有专业的戏曲知识,且传承人的技艺只是局限于某一方面,创新、创作能力缺乏,传承能力有限,仅有的传承也往往“走样”。市、县级传承人因没有补助的激励,传承热情不高,难以保证技艺的有效传承。

(三)创新困境。创新是发展的灵魂。从目前的的现状看,民间戏曲尤其是民间小戏演出剧目绝大多数为传统剧目,由于各类主创人才的匮乏,10年内几乎无新创剧目上演,如甘南南木特藏戏,演出团体既有市级国办专业剧团甘南藏族自治州藏族歌舞剧院,也有甘南州碌曲县双岔乡二地村南木特藏戏团、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新寺藏戏团、夏河县红教寺南木特藏戏团、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早子藏戏团队、卓尼县车巴沟江车村南木特藏戏团等民间班社。年以后的20年,创作演出了《朗萨雯波》《江孜烽火》《唐东杰布》三个藏戏剧目,新创剧目的产出量严重不足。

民间戏曲身陷创新困境主要原因是本土主创人员严重匮乏,传承人断裂、创新观念出现偏差。其具体表现为创新能力不够和盲目创新。创新能力不够,主要表现在有很多民间戏曲演出团体的演出剧目都是对经典剧目简单改编,因而真正能吸引当代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