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可以说是中国戏曲类的集大成者,不仅仅是因为它传播广泛,受众面广,而且京剧也是集中国各大剧目的优点发展形成的。小编觉得,京剧,中医这些东西之所以被称之为国粹,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中国老一辈人凝结的优秀的思想,艺术理论,更重要的是他们反映了中国人的精神面貌,那么,都知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但是你知道它的发展史吗?
京剧的发展就要追溯到年,也就是乾隆55年,也就是说京剧已有多年的历史。说也不算是长,但说短也不算是短。起初,是因为要为乾隆祝寿,于是便诏来了扬州著名的三庆徽班,其中最著名的,乃至于现在去北京还能找到戏班演出旧址的四个戏班:三庆,四喜,和春,春台。这也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个事件:“徽班进京”。
但有懂行的人就会问了,明明那个时候最火爆的东西,最主流且流行的东西是昆曲,但为什么乾隆祝寿不去请昆曲演员呢?事实上,在清朝中叶时期,昆曲就已经衰落,在社会上出现了“花雅之争”“雅部,其实是昆曲。”“花部”即为除昆曲以外的其他剧目。当然,随着其他新剧种的兴起以及在地区内的繁荣,自然是花部要胜于雅部一筹。但是,昆曲当时还是达官贵人在各种场面下的“专用戏曲”。因为有些有名的官宦人家会养活一个大的戏班子来供自己享用。就像是红楼梦里为老太太祝寿等等这种大场面,以及大家都很了解的一些人物,也都是来源于昆曲。除昆曲以外的剧中,自然就在百姓阶层流行开来。
等到乾隆中叶时期,京腔渐渐衰落,秦腔又开始慢慢上升其地位。也就是在乾隆44年,魏长生进京,轰动了京城,但后来因为政府的压制,禁止了他的演出,魏长生不得不南下发展。再到乾隆55年的“徽班进京”,既标志的花部的胜利,也是京剧发展的开端。
为什么说京剧是中国戏曲的集大成者呢?就在于京剧吸取了许多剧种的特点来不断发展自己。首先,徽班唱的即是徽调,指吹腔,高拨子,及其演变出来的二黄调,这是徽班本身的戏曲音乐体系。当然,吹腔,高拨子,熟悉京剧的人对这两个东西简直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在很多京剧的剧目里,很多重大场合就会使用吹腔,甚至有固定的曲牌名。紧接着,徽班又吸收了秦腔,即为“徽秦合流”吸收了秦腔的演唱,梆子腔,表演,以及剧本内容。再加上在徽班进京之前,许多汉剧艺术家加入徽班,融合了“西皮”和“二黄”的腔调,形成了当时的湖北“皮黄腔”汉班艺人就将“用湖广音唱的西皮二黄腔”带到北京,形成了有北京特色的皮黄腔。也就是第二次的交流,也就是“徽汉合流”。其中,著名的京剧大家余叔岩先生的爷爷余三胜老先生,在担任汉剧演员的时候就曾在徽班进行演出,在之后演唱京剧的时候就进行了不少的改革,推进了京剧的发展。
在与秦腔,昆曲等一系列的戏曲的融合之后,京剧就算是诞生了。曲调板式完备丰富,已超过任何一部地方戏曲的曲调形式。唱腔也由板腔体和曲板体混合组成。声腔主要以二簧、西皮为主;也形成了一批京剧剧目。在这一时期,京剧界人才辈出,最具有代表性的几位京剧大家,都画在了“同光十三绝”这幅图片中。
再到后来,就进入了京剧的成熟期。这一时期,大家辈出。这一时期,有著名的“老生后三杰”谭鑫培,也就是后来最为主流的“谭派。”孙菊仙,汪桂芬。其中还有余叔岩的余派,马连良的马派,言菊朋的言派,“通天教主”王瑶卿又在旦角的分支上有创建了花衫。再加上当时政府的扶持,许多京剧名家有了广泛的演出活动,甚至入宫在专门的场所进行教习。而且在许多剧场日日都有京剧演出,形成了京剧一统天下的局面。
在到后来的年,京剧进入了鼎盛时期,这时期的京剧大师就离我们的生活稍稍接近了一些,甚至许多戏迷对他们的名字,经典唱段都能学上一段两段。四大名旦,四大须生就是在这时候被选评出来的。在年,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在由北京《顺天时报》评选的优秀名伶中,以上四位被誉为“四大名旦”。20年代时,老生中的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马连良被誉为“四大须生”。30年代末、余、言、高先后退出舞台,马连良与谭富英、奚啸伯、杨宝森称之四大须生。各位看官,你们喜欢京剧吗?如果让你们学一个国粹,你们会选择京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