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县灯盏头戏,又名灯盏头碗碗腔,最初叫锣鼓噪,是甘肃灵台一带特有的地方戏剧种之一,历经余年的孕育、转型、成熟、沉寂,是中国戏曲发展史的缩影。
年,灵台县灯盏头戏被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艺术起源
清代康熙、乾隆时期灵台民间皮影戏班将灯盏碗碗腔引入皮影戏演唱,形成了灯盏头皮影戏,为甘肃省平凉市所独有的一个剧种。灯盏头剧尤其以皮影戏形式传播、传承最广,几百年来,灯盏头剧广泛流行于甘肃灵台、泾川、崇信、安口、平凉和周边地区一带,《甘肃省戏曲志》和《中国戏曲志》均有专条记载。年灵台县秦剧团实验演出灯盏头舞台剧,获得成功,并在省、地参加会演多次获奖。
灵台灯盏头剧源于明代中叶,有据可查的有三支谱系,有两支各传承四代,于上个世纪初断代,第三支延续到上个世纪80年代。年以后,灯盏头剧沉寂、濒危,面临消亡。改革开放以来,灵台县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抢救和保护工作,灵台灯盏头戏迎来了繁荣发展的春天。
艺术特色
灯盏头剧,以照明器具灯盏碗碗作为主要击节乐器,并配合莲花板及梆子。
灯盏头戏属于板腔体系,除了过门、简奏的色彩与“板腔体”戏的先驱秦腔不一样外,其他大致都有相同或相似之处。这种地方剧的唱词句式基本上多为七字句或十字句。有些特殊的唱词如九字句、八字句等,但都属于板七字句的演变。这些唱句在板式布局组合上灵活多变,更有利于尽情地发挥声调效能。
打击乐有板鼓、爆鼓、堂鼓、战鼓、勾锣、小锣、铙钹、铰子。灯盏头戏的乐队包括文乐队和武乐队。文乐队以二弦为领奏,配置乐器有高、低音二胡、月琴或三弦、笛子、唢呐、大提琴及铜管乐;武乐队包括灯盏头、莲花板、暴鼓、堂鼓、勾锣、铙钹、铰子、梆子吊钱等等打击器。这些乐器的特点与灯盏头戏的唱词、唱腔配合起来,更显默契、融合。
在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灯盏头音乐充分戏曲化,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板式、曲牌和音乐特色。角色行当生、丑、净、旦齐全,演出剧目与秦腔上演剧目类同,演员表演形成了整套的程式,保留传统剧目约80本(折)。
代表剧目
灯盏头戏的剧目非常丰富,在其搬上舞台前有传统剧目余本(折),常演的有余本,这些剧目大多数是由秦腔剧本移植过来的,也有皮影艺人创作的剧本,像《猴子碰头》《闹地狱》《火烧李儒》《刘木礼吃面》《玄人锄谷》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编:杨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