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小知识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是传统文化中一朵经久不衰的奇芭。四功五法是戏曲界经常说的一句术语。四功,就是唱、念、做、打的四项基本功,是戏曲舞台上一刻也离不开的表演手段。五法,一般是指手、眼、身、法、步,是戏曲演员必备的表演技艺和基本功。“四功五法”是戏曲演员的基本艺术修养。
今天小编给我县戏曲爱好者,
整理“五法”中的步法素材,
以供大家学习借鉴。
戏曲舞台步法包括:
圆场步、云步、跪步、搓步、垫步、
滑步、倒步、碎步、踏步等等,
今天给大家着重介绍一下
滑步HUABU戏曲步法表演程式,又称后跌步,是表演中滑行后向后跌倒的台步,因而戏曲中也常有“滑步后跌”的说法。滑步多会配合一定的水袖动作来完成,比较注重姿态的优美,在戏曲表演中常用于表现人物匆忙赶路或在黑夜、雨雪、泥泞中不慎往后跌倒的情境。
尚小云先生在京剧《御碑亭》中表现雨天踩着泥泞赶路的“尚氏三滑步”声名尤著。
张萍·京剧《御碑亭》
在滑步表演过程中一足往前伸(身子趋势向后一仰作滑跌状),另一足同时屈膝下蹲,支撑身体不致呈仰八叉倒下(两臂自然配合衬托其势),下身多作着地处理,也可不完全着地。滑步多在圆场及下场时使用,可作一步一滑,也可两三步一滑。生角滑步与旦角滑步有所不同。
旦角滑步动作要领1、站成右踏步式。右手一般作托天掌式或折托袖式,左手手指提起裙子,目视左侧下方。
2、起步。右脚先上一步,左脚随即跟上一步。当右脚再上一步时,右腿绷直向前滑出,身体往后闪,右臂同时往右下方按,左手作托天掌式,眼看右侧。
3、随即双腿曲膝下蹲成盘卧状,臀部着地,右手按地,上身向右后闪身欲倒,左手仍作托天掌式。
4、右手推地,两脚蹬劲起身站立。左脚往前上一步,右脚相随跟上一步站成右踏步。双手同时作托天掌式或双折托袖式,身向左侧身而立,目视左侧,做惊恐状亮相。
做此动作时上下身配合须协调,动作虽舞蹈性强,但仍要紧密配合面部表情。旦角作滑步时也并非全都双腿盘卧,有时也会像生角那样一腿前伸绷直(然而一般不作上抬),而另一腿盘卧以作支撑。
迟小秋·京剧《荒山泪》
李海燕·京剧《宝马圆情》
生角滑步动作要领1、站成左丁字步式。右手一般作折托袖式,左手做提褶式,目视前方。
2、起步。左脚往正前方上一步,眼看地,表示道路难走。
3、当左脚满脚落地站稳后,右腿顺势向左腿前迈一步。随即上身后仰作滑倒状,右手水袖下垂,左手“翻折水袖”往上举。左手掌心朝上,眼看右手下垂的水袖。左腿曲膝急速下蹲而盘腿坐地,右腿勾脚绷直上抬。右手撑地,左手从上而下至胸前做按掌式。稍“窝胸”,“梗头”,目视前方亮相。
此动作可左右练习或表演。后跌时,切忌驼背、弯腰,下跌时要擒住劲,跌下要快,而落地要轻。
俞振飞·昆剧《断桥》
通过,上面有关“滑步”介绍,希望大家了解这项戏曲舞台基本技巧,传承弘扬戏曲文化。
END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