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进校园国粹润童心
——戏曲课程走进礼元中心校裴柏小学
作为传统文化的瑰宝,戏曲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动其在学校的普及和传播,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从而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和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操,推动“双减”政策落实落细,礼元中心校积极改善戏曲教室教学设施设备,特聘了山西省蒲剧艺术院的两名优秀教师,使戏曲在校园里扎下根。
一、夯实戏曲教室硬件,让学生更有兴趣
学校十分重视环境育人,本学期,不断优化硬件设施,使戏曲教室在原先的基础上又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推动了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的提升。主要配备了网络电视、电脑、鞋柜、空调等设备。孩子们看着焕然一新的教室,感叹道,“这个教室真漂亮,我一定要好好练习戏曲!”
教室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地面铺了地板革,墙上装了隔音棉。练功栏杆、镜子,练功海绵垫等设施便于孩子们练习。
室外装了鞋柜,室内摆放沙发、电水壶、洗漱用具等供孩子们休息时用。
各种戏曲道具齐全、摆放有序。
二、各种道具的投放,让课堂大放光彩
戏曲作为舞台表演艺术当然离不开各类道具,有了道具的使用,才能给它锦上添花。因此,学校投放了各种道具,使课堂互动性增强,拓展度更高,提升了师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实现教学需求。
戏曲老师在教孩子们练习用马鞭
教师在室外做马鞭、戏曲髯口教学
教师教孩子们走台步、转手绢
一群小一点的男孩子在跟老师学台腔
瞧瞧!有了道具后,从孩子这新奇的目光中,可以看出他们一直都沉浸在戏曲的课堂上。
“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雄兵百万”,戏曲作为国粹艺术,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展现出了独特的中国式“美育”教育。礼元中心校一定加大设施设备、道具,室内音响、灯光、戏曲舞台、学生戏服等投入,加强戏曲社团建设,为戏曲传承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古老的戏曲艺术,借助青少年的力量传播,传承,焕发新的光彩。
总编:杨红兵编辑:杜军供稿:礼元中心校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