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该书系国家十二五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是傅谨教授主持的《京剧历史文献汇编》的收官之作。
全书收录民国京剧文献共计种,.6万字,精装16分册。内容以民国时期京剧文献专著为主,许多文献都是首次公开出版,具有极高学术价值。
该书出版后,与《清代卷》(10册)、《清代卷续编》(4册)共同构成我国京剧文献的基本史料,对推动京剧研究走向深入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总目
《啸虹轩剧谈》第一册
改良新戏考
春航集
梅兰芳
沈阳菊史
附:近十年来隶奉优伶略评
梅陆集
啸虹轩剧谈
观剧指南
李春来
《清代声色志》第二册
若梦庐剧谭
梨园佳话
清代声色志
刘喜奎近纪
刘喜奎
演唱戏目次数调查表
吕月樵真本戏迷传
梅兰芳《黛玉葬花》曲本
春雨梨花馆丛刊第一集
春雨梨花馆丛刊第二集
《鞠部丛刊》第三册
鞠部丛刊
《伶界大王事略》第四册
伶界大王事略
闻歌述忆
余叔岩
北京女伶百咏
忆梦辞
汉剧丛谈
伶史
戏剧大观
说谭
《戏学大全》第五册
梨园闲评
京剧考证百出
中国剧
戏学大全
哭庵赏菊诗
梅郎集
梅欧阁诗录
男女名伶小史
金少梅
《古今戏剧大观》第六册
古今戏剧大观
坤伶艳史
小翠花
名伶化装谱
补庵谈戏
绿牡丹
雅歌集特刊
《菊部丛谈》第七册
菊部丛谈
京剧二百年之历史
新编戏学汇考
鞠部丛谈校补
《梨园条例》第八册
霜杰集
梨园条例
留香集
顾曲金针
戏场闲话
二黄寻声谱
《雅歌集二十周纪念特刊》第九册
剧社题名录
雅歌集二十周纪念特刊
温如集
梨园话
审查戏曲
道咸以来梨园系年小录
《五十年来北平戏剧史材》第十册
五十年来北平戏剧史材(第一册)
五十年来北平戏剧史材(第二册)
《五十年来北平戏剧史材》第十一册
五十年来北平戏剧史材(第三册)
五十年来北平戏剧史材(第四册)
五十年来北平戏剧史材(第五册)
五十年来北平戏剧史材(第六册)
《程砚秋赴欧考察戏曲音乐报告书》第十二册
戏中之建筑物
宣南零梦录
异伶传
梨园旧话
梨园轶闻
旧剧丛谈
北京梨园掌故长编
北京梨园金石文字录
燕都名伶传
燕归来簃随笔
程砚秋赴欧考察戏曲音乐报告书
平剧戏目汇考
《皮黄文学研究》第十三册
山东省立剧院第一周年纪念
京沪沪杭甬两路同人会京剧部九周年纪念刊
戏剧丛谈
惜余轩琴话
尚小云专集
梅尚程荀四大名旦论
皮黄文学研究
国剧场面图解
名伶世系表
乐天集
《谭鑫培全集》第十四册
国剧冠巾与行头
老副末谈剧
梨园轶话
皖优谱
名伶新剧考略
谭鑫培全集
中国戏曲音乐院附属北京市私立中国高级戏曲职业学校章则汇览
战时旧型戏剧论
京剧锣鼓入门
听歌想影录
《同光朝名伶十三绝传略》第十五册
国剧津梁
同光朝名伶十三绝传略
梅谱(第一集)
程砚秋图文集
从《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谈到平剧改造
当代名伶传
平剧二百年
修竹庐剧话
平剧手册
中国徽昆京秦戏剧同业历代旅沪经历事迹概纪
《程砚秋专集》等第十六册
《串龙珠》特刊
《春秋笔》特刊
程砚秋专集
章遏云专集
张文娟专集
毛世来剧团专辑
宋德珠专集
王玉蓉专集
奚啸伯、侯玉兰合刊
马连良专集
谭富英特刊
李盛藻、童芷苓合刊
新艳秋专集
李万春专集
“富连成”特刊
北平戏曲学校毕业生剧团特刊
荀慧生专集
荀慧生特刊
黄桂秋特刊
李世芳专集
麒麟童特刊
凡例
《京剧历史文献(民国卷)》汇辑—年间多部专书中记载的与京剧有关的史料,内容涵盖京剧伶人的生平艺事、京剧代表剧目的归纳与介绍、京剧历史发展轨迹的描述和理论性的总结等,这些著作的体量大小不一,形态多样,所以在整部书稿的整理中本着“存大同,有小异”(即全书体例尽量统一,如资料形式特殊则做到局部统一)的原则,对书稿内容和体例做如下说明:
《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民国卷一、如内容上,本书所收以专书为主。一些著名的京剧学者如齐如山、周明泰、王芷章等的相关书籍,除了新近发现的少数几部著作,已经出版过的不再收入,近年来比较容易找到的书籍,如徐慕云的《故都宫闱梨园秘史》《梨园影事》等,亦做同样处理。
二、所收专书大致按年代先后排序,参照书籍的刊刻出版时间;如刊刻出版时间不明确,则依其大致年代排列。
三、所收专书如果有多种版本的,视不同情况,或采用最早版本,或采用最全版本,或选择已经校订过的版本。
四、每种文献之前,冠以提要,简要介绍文献的作者、概况、整理依据的版本情况等,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文献概况。
《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五、书中注释分原书注释和整理者注释两种,为了便于读者区分和使用,整理者注释一般为页下注,偶有正文中说明文字,一律前加“编者按”三字以示区别。原书注释按照资料实际情况,分为随行小字注和加括号楷体两种。
六、为方便读者阅读使用,整理中直接将原来的繁体字转为简体字,并用现行标点加以整理。
七、鉴于京剧文献的特殊性,诸如剧名、伶人名姓、特定术语等,存在大量不同写法,为保存文献原貌,一仍其旧,不做统一校改。
八、文献史料中明显的错字、讹误,径直改正。大量的异体字、俗体字,整理时尽量改为现行通行文字。但由于数量太多,情形复杂,恐无法统改,还请读者谅解。
九、原书个别文字漫漶模糊而无法识别的,以□表示。
《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续编十、原书明显缺字的,或以□表示,或视情况予以补充,以[]表示,如[山]西话。
十一、文献中的曲牌名,以〔〕表示,如〔风入松〕。但京剧的板腔,如二黄原板、西皮三眼等,不加统一标示。
十二、因原文献中多有目录与正文题目不能一一对应者,也多有无目录者,故本次整理,全部目录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