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书《马刺王朝》(机械工业出版社)已经上市。点击本页左下角“阅读原文”字样可直接跳转京东购买页面。
系列并非《马刺王朝》的节选,你可以把两者搭配着读。在中,我尽量避免使用《马刺王朝》用过的素材,努力从冷门的角度切入,运用“不那么重要”的事实来解读和评判人物。
[圣城人物志-4]帕克点此跳转
[圣城人物志-5]大卫·罗宾逊点此跳转
[圣城人物志-6]布福德点此跳转
[圣城人物志-7]卡哇伊点此跳转
[圣城人物志-8]格文点此跳转
[圣城人物志-9]鲍文点此跳转
[圣城人物志-10]小将军约翰逊点此跳转
[圣城人物志-11]埃利奥特点此跳转
[圣城人物志-12]霍尔特点此跳转
[圣城人物志-预告]点此跳转
“先生们,你们好!”
没等大伙儿开口,马努·吉诺比利先主动打了个招呼。
刚洗完澡出来,他从上到下打理得干干净净,在自己更衣柜前随便找了块地方站定,从容应对十来根录音笔和好几台摄像机。
英语,西班牙语,再英语,又西班牙语,问题一个个切换,吉诺比利始终举止得体。
众人盯着他脸,少有人留意到底下的变化——
时间长了,吉诺比利不得不暗暗调换双腿的站姿。时而左脚立一会儿,右脚点地;时而右脚立一会儿,左脚点地;实在不行,就双腿微微弯曲,缓上一缓。
这是年5月15日的夜里,马刺刚打完西部半决赛第六场,将总比分扳成3比3平。
一场高强度的季后赛过后,疲惫总归难免,而吉诺比利甘愿委屈自己,给媒体行够方便。
终于,采访结束,灯光暗下来,记者们说声“谢谢马努”,吉诺比利也回以“谢谢你们”。
他是个绅士,没人不喜欢绅士。
年3月,38岁的吉诺比利赛前接受采访,和媒体谈笑风生。跟过马刺队的记者都知道,吉诺比利是个讨人喜欢的采访对象。
当然,对手不会在意他谦谦君子的模样。
年季后赛首轮,打完第二场,灰熊主教练莱昂内尔·霍林斯想找个恰当的方式来描述吉诺比利,于是他说:
“他是他们的托尼·阿伦。”
什么?
托尼·阿伦?
灰熊队那个进攻乏善可陈、凭防守在联盟立足的后卫?
拿他来比吉诺比利,你骂人!
不,霍林斯真是诚心称赞。而那个夜晚,这一比恰到好处。
三天前,吉诺比利因肘伤缺席,马刺首战落败。第二场,吉诺比利戴着厚厚的护具复出,看上去全然没有带伤上阵的顾虑,玩命抢玩命冲,那股子劲头,像是个敢死队员,就像……就像……
对,就像托尼·阿伦。
波波维奇那天说吉诺比利:“只要他在场上,对球队的精神就有帮助。”
正为灰熊效力的肖恩·巴蒂尔则表示:“马努就是马努,拜托,就算全身打了石膏,他也能把球打进。”
马刺那年到底没逃脱被“黑八”的收场,但这不妨碍人们对吉诺比利的共同认知——
每当马刺陷入困境,他总是扛起炸药包冲在最前头的那个人。
年季后赛首轮打小牛,马刺第三场被绝杀,第四场输不起,是吉诺比利在每一个关键时段咬牙拿分扛了下来;
年西部决赛打雷霆,第五场天王山,是吉诺比利提上先发豪取34分7助攻;
年季后赛首轮打灰熊,第二场和第五场,是吉诺比利带伤在拼搏、在续命;
年西部半决赛打黄蜂赢球的那几场,西部决赛打湖人赢球的第三场;
年打太阳的天王山;
年打小牛的大逆转;
还有,那荡气回肠的……
“马努是不一样的种族,”邓肯说,“他不在乎是不是落后20分,只要在场,他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付出一切去赢。”
波波维奇则表示,吉诺比利和乔丹、科比是一类人,“他胸中住着头雄狮”。
他是个斗士,没人不景仰斗士。
年4月20日,马刺对灰熊系列赛的第二场,吉诺比利右臂戴着厚厚的护具,奋力冲破由肖恩·巴蒂尔和扎克·兰多夫组成的防线。图中吉诺比利护球的样子,是不是很有点扛着炸药包冲锋的意思?
前几天,吉诺比利发了条推特。
儿子问他:“爸爸,你曾经用手抓了个吸血鬼,是真的吗?”
他回答:“是只蝙蝠……谁告诉你的?”
啧啧,老爸是个超级英雄的真相,就快瞒不住儿子了。
就在一个月前,邓肯球衣退役那天,吉诺比利还试图让儿子们相信,过去的20年,马刺队最厉害的一直是邓肯,而不是他自己。
徒手抓蝙蝠是年10月31日的事。那天马刺战国王,一只蝙蝠误闯进ATT中心,两度让比赛中断。就在裁判忙着拿毛巾、找网兜的工夫,低空飞行的蝙蝠被吉诺比利一掌拍落。
整个球馆的人都惊了,观众齐声呼喊着吉诺比利的名字。
帕克说:“马努的传奇在继续。难以置信……他总干些疯狂的事。”
波波维奇说:“他在这儿的这些年,从未停止过让我吃惊。他只是又做到了一次。”
吉诺比利不像大伙儿那样害怕蝙蝠,他说:“就是长着翅膀的老鼠嘛。”
好吧,就算是老鼠,不也脏兮兮的么?
国王队中锋斯潘塞·霍伊斯暗自揣测:“我猜在阿根廷,抓蝙蝠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吧。”
他错了。
即使在阿根廷,吉诺比利这样的也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阿根廷国家队那帮战友,算是跟吉诺比利最熟的,他们套用电影《黑客帝国》的情节,把吉诺比利称为“救世主”或者“尼奥”。
吉诺比利的好朋友佩佩·桑切斯更是经常开玩笑说:哪怕遇上空难,只要你坐在吉诺比利边上,“其他人可能都死了,你也会没事”。
就这么神奇。
从年吉诺比利的新秀赛季开始,查尔斯·巴克利一次次在全美直播的电视节目中大吼“GINOBILI”,表达对他的喜爱。后来年西部决赛期间,巴克利又说吉诺比利是“史上最好的五名欧洲球员之一”——话一出口,举世嘲讽。
阿根廷并不在欧洲呀,查尔斯爵士。
这倒解释了吉诺比利为何如此神奇却只入选过两次NBA全明星:他不是美国人。
倘若把国际赛场的成就与影响力考虑进来,评选一个“人类历史上最优秀的50名篮球运动员”,吉诺比利位列其中,会有疑问吗?
年6月23日,吉诺比利攻下23分,助马刺抢七夺冠。那时的他,长发飘飘,意气风发,也真的足够神奇。
负责任地讲,吉诺比利是波波维奇执教生涯中最突破其固有认知的球员,没有之一。
我们可以用这个评判标准,将波波维奇手下的球员分成三组:
第一组以帕克、卡哇伊、丹尼·格林、乔治·希尔为代表,他们初到马刺之时还是未完成状态,波波维奇不够满意他们,他们接受波波维奇的改造,是波波维奇改变了他们;
第二组阵容最庞大,以邓肯、大卫·罗宾逊、“小将军”约翰逊、科尔、霍里为代表,波波维奇执教他们的时候,他们已是成品或者接近成品,波波维奇知道如何用他们,他们也清楚自己的角色,波波维奇很少改变他们,他们也很少改变波波维奇;
第三组,就是吉诺比利,独此一人,别无二选。
吉诺比利刚来圣安东尼奥的时候,波波维奇对他也有诸多不满,无法理解他为何要用那些没有必要的花哨危险动作。
然而,吉诺比利并未接受波波维奇的改变。
吉诺比利只是告诉波波维奇,他从刚学会走路的时候就开始打篮球了,“如果我什么时候穿个裆,或者传个疯狂球,那是因为我有信心能做到”。
没过多久,波波维奇就放弃了,并且亲口承认:“马努改变了我的执教。他让我相信,你可以做奇怪的、不可捉摸的事情,可以偶尔失位,却仍然能让一些正面的事情发生。”
对波波维奇来说,吉诺比利是把双刃剑,可以杀敌,偶尔也伤己。
年西部半决赛抢七,吉诺比利对诺维茨基那次犯规,就是这把利刃的反噬。
波波维奇接受。
到后来年,吉诺比利再有一些疯狂的举动,他和老爷子已经各自心安理得。
吉诺比利会说:“在一起11年,他知道我是怎么打球的。”
波波维奇则说:“我必须学会闭嘴,停止指导,因为如果你限制他太多,你就失去了他的好。”
年总决赛期间的训练日,吉诺比利躺在地上热身,波波维奇弯腰和他交谈。他们之间的互动,早已超越了NBA的普通将帅。
所以,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吉诺比利在马刺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他是圣城最绅士的绅士,也是圣城最斗士的斗士。
他是马刺这么多年来最具救世主气质的超级英雄,又是唯一真正扭转过波波维奇执教理念的体系异类。
他或许不像邓肯和波波维奇那样定义着马刺,但他非凡的才华与灵气,补足且完善着马刺。
邓肯和波波维奇为马刺设置了极大的稳定性——由于他俩存在,马刺从来不会太差,不会太坏,也不会太傻。
而吉诺比利为马刺增添的,正是那一点额外的不可控。
这点不可控,有反噬马刺的危险;却也是这点不可控,让马刺有冲破极限的可能。
当波波维奇的马刺跟拉里·布朗的活塞在NBA之巅如机器般刚猛而精确地鏖战时,最终让马刺胜出的,正是吉诺比利身上那点无法估量、难以计算的不可控啊!
段旭那点迷人的邪恶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