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部以渔鼓戏为表现形式的戏曲电影《枣乡喜事》,正在“中国冬枣之乡”滨州市沾化区拍摄。影片导演杨真介绍,《枣乡喜事》是渔鼓戏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电影艺术的第一次结合,“希望在坚持非遗文化传统基础上有些创新,讲述接地气的故事。”渔鼓戏唱当地故事渔鼓戏电影《枣乡喜事》聚焦农村现实,通过崔小成与田枣、孙小柱与郑多多两对农村青年一波三折、状况百出的喜事,牵出几十年前两桩上一辈的悲情婚事。小柱、多多婚礼当天,多多在临下婚车的时候提出再添彩礼的要求,公公孙福来无奈找崔哈哈借钱,好不容易才算把新媳妇娶回了家,却不知这“东凑西借”的喜事,为日后“分家风波”及“逼债上门”埋下隐患。与此同时,崔小成和父亲崔哈哈在喜事是否要简办的问题上产生了矛盾。崔小成与田枣坚持要摒弃旧风俗,不要彩礼、不要鼓乐,崔哈哈坚决反对。崔哈哈一辈子吹喇叭,常常在农村的婚礼上大放异彩,他颇以此为傲,他想把儿子的婚事办得风风光光。导演杨真介绍,《枣乡喜事》表现移风易俗,在枣乡、喜事两大元素上下足了功夫,比较接地气。一是运用了起源于枣乡沾化的剧种渔鼓戏,二是画面上多以冬枣树、冬枣为背景,喜庆的结婚场景是主场景,整体气氛欢快,喜气洋洋。接地气的《枣乡喜事》是山东新农村电影院线近年来出品的第六部戏曲电影。之前已经全国放映的包括《幸福公寓的笑声》《考丈人》《对门亲家》三部吕剧戏曲电影,一部山东梆子戏曲电影《跑旱船》,9月底刚刚拍摄完成的是吕剧戏曲电影《乡医老牛》。《枣乡喜事》执行制片人夏建华介绍,戏曲电影在农村放映时受到的欢迎超出许多人的想象,《幸福公寓的笑声》《考丈人》《对门亲家》《跑旱船》四部戏曲电影,由山东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面向全国发行,每部影片在农村公益放映的场次都超过了10万场,“以每场名观众计算,上述每部影片的观影人次都超过了0万,这样的观影人次,与城市影院里票房三四亿的影片的观影人次是差不多的。”戏曲电影守正创新作为一部以渔鼓戏为表现形式的电影,《枣乡喜事》的主要演员全部来自中国沾化渔鼓戏剧团(沾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该团团长王春贞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起源于年(清雍正元年)的沾化渔鼓戏是沾化区富国镇胡营村的老艺人们独创的剧种,距今已有近年的历史,亦称为“道情戏”,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渔鼓戏以三唱一扣为基本板式,并融合当地船号音乐的“一人唱众人合,领合呼应”及“帮、打、唱”三位一体的演唱形式,还把武术融入表演,形成了粗犷、豪放的独特表演风格。如何让渔鼓戏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电影艺术完美结合?《枣乡喜事》导演杨真说,守正创新是一个必然的选择,首先要保证有足够的戏曲味道,这也是戏曲电影的看点,“我们这个团队之前已经拍摄完成了五部戏曲电影,一直在电影艺术和戏曲艺术的融合上做着探索,探索的前提是保证戏曲的魅力,《枣乡喜事》也坚持这个原则。”保持戏曲魅力的前提下,《枣乡喜事》创新也不少。杨真说,在影片中大段唱段的间奏,《枣乡喜事》创造性地通过特效让乐队演奏进入画面,“这是其他戏曲电影没有过的。这样做一是为了缓解大段唱段时场面上的沉闷,做到视觉上的丰富;二是强化渔鼓戏的特征,等于是对渔鼓戏的一种解说、推广,也是为了让观众更了解这个剧种。”尽管是非遗文化与电影艺术的一次结合,但《枣乡喜事》一点都不沉闷,年轻演员也不少。为此,杨真尝试着让片中的年轻角色说普通话,“为此,我专门向吕剧表演艺术家李岱江老师请教,李老师说这种尝试非常好,一是片中人物以及现实中的年轻演员,本身都是大学生,让这些年轻角色对白时说普通话符合人物自身特点;二是让年轻角色说普通话,也利于曲种的推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