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达近千年的历史中,戏曲一直作为时代的号角,传达奢时代的呼声。传统的整体性理论,是把一个个艺术门类视为一个整体。按照这种理论观察戏曲,它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由于它的内容与形式是那样和谐、默契,所以它的整体性是高度完美无瑕的。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这样孤立地研究戏曲,所以看到的主要是它的优长,听到的多是对这种整体性的由衷赞叹。可是,恰恰是这和完美的艺术一下子陷入了窘境。而那些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轻音乐、流行歌曲、现代舞蹈等等,却得风气之先,使人们趋之若鹜。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与其慨叹风气日下,人心不古,不如检视一下我们的理论和观念中存在的问题。系统的有机整体原则对我们思考这一问题很有启发。它认为艺术整体性包括三个层次:一是一种艺术门类的整体,二是艺术系统的整体,三是艺术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共同构成的整体。这三种整体共同构成一个大的整体结构,它们之间存在着矛盾和联系,彼此互相制约和影响。一种艺术的整体性,不仅表现为自身内部结构的理想化,而且还包括与其他相关系统之间关系的和谐化。我们把戏曲放在这样的关系中来考察,就会发现,戏曲自身虽然是高度整体性的艺术,但是,它与整个艺术乃至更大系统之间的关系并不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缺乏整体性的。第一,戏曲溶歌唱、舞蹈和表演于一炉,以帽、做念、打为主要表现手段。由于这种综合是以封建社会文化为背景,所以被综合的各种要素都是百年以前的东西。在当时,这些歌、舞和表演都是新鲜的、先进的。而当它们被综合到戏曲之中,经过戏剧化以后,就变成了凝固化的程式。面对着日益深入人心的现代艺术,戏曲的一成不变的综合性显得麻木不仁3而戏曲一旦放弃自己的综合能力的新的发挥,它也就无法与现代艺术同步前进。其结果是使它以封闭的体系将自己孤立起来,它那古色古香的色彩与现代艺术系统很难协调。第二,这种不协调自然也会从欣赏方面表现出来。现代艺术的兴起,既适应社会审美心理的变化,又培养了人们新的审美趣味,这些变化无疑要对当代的戏剧观念产生影响。譬如,现代观众崇尚诗情和哲理,要求戏剧有较大的生活容:量、深邃的思想鲜明而个性化的人物形象。由于戏曲艺术在生活与艺术、内容与形式上存在着较大的矛盾,由于它过分突出地追求形式美,这就必然使它在作品的容量、思想深度方面受到很大局限,而过分的程式规范也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物的类型化。节奏缓慢是戏曲的另一个突出的问题,这种舒缓的节奏自有其生活的基础。它是封建社会那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单调、舒缓、缺少变化的生活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疏澮、悠闲的心理韵致在戏曲中的折射。当然,这种节奏也与戏曲表演中注重歌舞的观赏性和规范化有关。但是,由于这种慢节奏现在失去了生活依据,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相龃龉,所以昔日的优长则变成今日的短缺,很多观众对此已无法忍受。上述两点,仅仅反映了戏曲所存在的问题的一个侧面。在戏曲不具备现代艺术的品格之前,它与现代艺术的整体性的不和谐会越来越突出,距离也将越拉越大,因此也无法改变它在艺术竞争中的不利地位。其三是审美价值的失落或削弱。目前新编古代戏和现代戏的数量有限,传统戏在舞台上处于支配地位。大多数传统戏没有经过重新整理和加工,基本上保持着原来面貌。即使是那些经过加工的传统戏,也很难改变其精神实质。传统戏产。生于封建时代,由于统治阶级的思想是统治思想,所以传统剧目不能不被封建的思想意识所浸透。君权神授、因果报应、天命轮回、忠孝节义、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封建思想和道德伦理观念,溶化在戏曲形象之中,潜移默化地对人们发生影响。以传统戏中最常见的“大团圆”结局为例,很能说明封建意识对传统剧目的侵润是多么深刻。时代的变化在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这种变化也会导致对传统戏曲中民主性精华的重新认识和评价。这些民主性精华,突出地表现在爱国思想、反抗封建压迫的斗争精神、争取婚姻民主和自由等方面。但我们看到,传统戏中的爱国思想总是和忠君联系在一起的,它所歌颂的爱国主义,是建立在封建伦理道德基础上的爱国主义,这一问题在岳家戏和杨家戏中表现最为突出。这种封建的“忠”的观念,一直被作为一种美德加以宣传,因此对人们毒害至深,直至文革后,大家才真正知道它的危害。由那些传奇英雄和抗暴豪杰所体现的反抗精神,无疑代表了历史的进步性。但我们不能不看到,这些斗争充满了农民阶级的思想意识,没有更高的目标,很容易得到满足,所以也有很大局限性。婚姻爱情是传统戏曲中最常见的主题,由崔莺莺、杜丽娘等所代表的青年男女为争取婚姻自由所进行的斗争,在当时是艰苦曲折的,因此也是震撼人心的。但是,社会性质和制度的变化,已把封建社会青年男女的理想变成现实。在这种情况下,现代青年在读《西厢记》的时候,就不会再象贾宝玉和林黛玉那样为之倾倒和震撼,他们所体味的主要是对人类自身进行历史观照的乐趣。同样道理,陈世美的忘恩负义在现代社会里仍然是应该受到谴责的。但是,在婚姻自由和男女真正平等的社会里,秦香莲悲剧的认识价值,显然会与过去有所不同。总之,由于戏曲脱胎于封建社会,剧目中表现的对社会及世界的认识和把握明显地反映出历史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不能不在某种程度上使传统剧目的审美价值有所剥落。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缺乏时代感和艺术整体性,以及审美价值的流失,是传统戏曲存在的三个严重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传统戏曲属于古代文化的性质所决定的。如果不实现从旧戏曲向新戏曲的蜕变,那么这些问题就无法从本质上加以解决,戏曲艺术的处境也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改善。目前戏曲艺术实际上是处于一种历史转折的关头,只有实现从传统戏曲向现代戏曲的转变,才能使戏曲艺术获得新的生机和活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