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养老十年人物志ldquo九五后

中科荣膺公益中国 http://m.39.net/news/a_6169066.html
保利养老十年人物志

年保利养老迎来十周年

十年间,有这么一群人

他们为养老事业辛勤付出、无私奉献

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一份让您安心的亲情”

值此十周年之际,保利养老推出系列故事

致敬每一位保利养老人

田传琪简介

田传琪是一名“九五后”,年,她从中华女子学院健康管理与服务专业毕业之后就加入了北京和熹会这个大家庭,成为了社工部的一名普通员工,主要负责组织长者们开展文娱活动。年9月,为了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她主动申请调到医照服务部,正式成为了一名一线护理人员。

面对全新的工作,她克服困难、努力学习,获得年度北京和熹会“优秀员工”、年度石景山区长护险知识竞赛二等奖、年度北京和熹会“最佳服务管理奖”等荣誉。同时,也在年成为了一名独当一面的照护长。

田传琪近年参赛、获奖照片

近日,田传琪接受了北京海淀报的采访,以下是报道原文:随着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养老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养老护理员成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对住在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来说,护理员是他们最贴心、最倚赖的人。他们用专业知识、技能和耐心支撑起老人的生活,成为保障老人晚年幸福的重要力量。在养老护理员队伍中,越来越多的“九零后”加入这个行列,为这个群体增添了一份新的活力,他们用无私奉献和默默付出影响和带动着其他人,成为了养老队伍的主力军。北京海淀报采访田传琪

养老院的“及时雨”

她曾是养老院的社工专员,也是护理楼层的照护长;是疫情陪同老人就医的陪护员、也是楼层缺岗时的支援员;是疫情期间隔离区管控区的服务员,也是给老人注射疫苗的宣传员,陪伴老人走完最后一程的心灵慰藉员——她就是海淀区和熹会老年公寓的楼层照护长田传琪,一个年仅26岁的养老护理员。就如田传琪常说的,“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当诸多的工作角色都在养老院被需要的时候,她义无反顾的勇敢承担。刚步入海淀区和熹会老年公寓的她,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小姑娘。因为院里缺少社工,她便毅然加入从没涉足过的岗位,成为了一位社工服务专员。田传琪每天的工作不是穿梭在各楼层组织老人们进行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就是在为老人外出采购的路上,无论多么繁忙的工作,总能听到她那爽朗的笑声。她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不但得到同事之间的认可,也收获了不少老人对她的喜爱。而年的疫情,让她的工作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也是她被称为养老院“及时雨”的开始。年初疫情的突然出现,使养老院内许多护理人员因为过年回家不能返院,出现护理人员短缺的情况。院里领导急得团团转,四处打听哪里有护理员能够快速上岗,以解决燃眉之急。在这个时候,田传琪听到了消息,她向领导提出让她去一线照护试一试的想法。正是这样一个简单而又伟大的决定,让她在照护这条路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

一份陪伴暖人心

到了一线照护工作的她,每天起得更早,睡得更晚,雷打不动的查房,对老人嘘寒问暖,及时解决问题,与老人家属保持沟通,成为了她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记得有一次,田传琪在查房过程中,发现一位老人出现口角流涎,言语不清,右胳膊和右腿无力症状。在老人意识不清后,她及时通知医护人员给予查体,医生查看后疑似脑梗,田传琪立即联系了老人家属。因为北京疫情严重,家属医院带老人住院。在这种情况下,征得家属意见后,田传琪医院救治,因发现和处置及时,医院后病情很快得到控制。老人病情稳定返回机构后,田传琪发现他心情低落,拒绝与人交流。她在及时与老人谈心后,才知道老人是担心自己身体不好,不能走路,孩子又不在身边,担心自己没人照顾。田传琪耐心地安抚老人,告知他恢复走路需要时间。虽然家属不能每天陪伴,但院里的的工作人员就是他的“家人”,一定会将他的生活起居安排好,让他放心。在田传琪的帮助下,经过不断的心理疏导和鼓励,使老人慢慢打消了担忧,开始配合康复训练。目前,老人的右侧肢体与之前相比有了很大改善,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每每见到田传琪就向她竖起大拇指,说她比自己的亲闺女还亲。

“云上”团聚化思念

因为疫情,老人生病不想住院或因老人自主决定不愿住院的事情偶有发生。记得和熹会老年公寓一位癌症晚期的老人,食欲不振身体消瘦,营养状况也很差。田传琪多次和家属沟通后,除了监督和鼓励老人少量多餐外,还应适当增加营养及水果。后期,老人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以至于无法进食,只能靠喝水维持。田传琪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精心地照护着老人。由于老人的子女远在加拿大,只能通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