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花木兰在历史上真有其人,那么,她必是鲜卑人无疑。一起来看。
唧唧复唧唧……可汗大点兵……(木兰)从此替爷征……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可汗点兵,可后来的可汗为什么变成天子呢?
答案只有一个:北魏。
北魏(年—年)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北方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其都城最早在盛乐,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年,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称帝。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
如果按照史籍为我们提供的时间年表,花木兰年生人,长到18岁即是到了年,再在部队干上十来年,她见的由可汗变皇帝的人极有可能是拓跋焘。而史书上也有这方面的记载,北魏皇帝拓跋焘率军一直将柔然赶到漠北,“北度燕然山”(《北史》卷86《蠕蠕传》)。
拓跋焘(年—年3月11日),鲜卑族,在位时间是年―年在位,这个时间也能与木兰从军的时间对上号。
虽说,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也有将他们的首领称为“天子”的做法,但在汉语言文学写作里,将匈奴的单于或者突厥的可汗称为天子的并不多见。这就更加地印证了花木兰见到的皇帝是拓跋焘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还有木兰作战或者参军的地方。一起来看。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这在哪里?今天的河套地区。花木兰准备好了行头,告别父母,晚上就住在黄河边了;在黄河边住了一晚上,离开了,走了一天,又住在了黑山头。对于这个黑山头,教科书给出的答案是燕然山。但不一定是,为什么呢?阴山横亘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其蒙古语名字为“达兰喀喇”,意思为“七十个黑山头”。这里说的可能黑山头指的就是阴山。
黄河在河套地区分为南河与北河,就在阴山脚下。花木兰去作战的地方诗里说得很清楚——燕山胡骑鸣啾啾——燕然山。因此,花木兰住的地方一定是阴山脚下的黄河边。而这与《北史》说的北魏拓跋焘军队“北度燕然山”是一致的。
现在,《木兰诗》选入中学语文课本,被广大青年吟颂;花木兰的故事搬上戏剧舞台,在国内长演不衰;美国迪斯尼公司制作的卡通片《花木兰》,更是将花木兰的美名传遍全球。因此,花木兰的故乡在哪里成了人们争论的一个热点,但人们似乎忘记了,《木兰诗》里说得很清楚,她的家离河套地区的黄河不远,也就是今天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包头和巴彦淖尔一带,而且,她还是个少数民族,受可汗的管理。
所有的这些,都将人们的视线指向了一场战斗——北魏破柔然之战,即:年,北魏军远程奔袭漠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区),大破柔然汗国的战争。
年八月,柔然可汗大檀(即牟汗纥升盖可汗)闻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去世,率6万骑攻入北魏云中(今和林格尔西北),杀掠吏民,攻陷北魏故都盛乐,包围了云中城。北魏帝国第三位皇帝拓跋焘(年正式登基)当太子时,十二岁远赴河套保卫长城抗击柔然的入侵,把边塞军务整顿得有声有色。对柔然的战术也颇为熟悉,于是他力排众议,亲自率2万骑兵急赴云中救援。
柔然依仗人多,将赶来救援的拓跋焘及所部,竟包围达五十余重。起初,北魏将士十分恐惧。但是这位不到16周岁的少年皇帝拓跋焘却“临敌常与士卒同在矢石之间,左右死伤者相继,而帝神色自若”。因此使得北魏的将士们“是以人思效命,所向无前”。先是柔然的两位大将大那、社仑所发动的进攻被北魏军击退。之后,柔然大将于陟斤被北魏军射杀,拓跋焘趁势率军大纵深地向前穿插,北魏奋力突击柔然军,柔然军顿时被搅得一片混乱,大败而逃。
拓跋焘为彻底摆脱北面柔然与南朝刘宋两面夹击的威胁,并雪云中被围之耻,在大败赫连夏,克其都城统万(今陕西靖边东北白城子)后,决心集中力量打击柔然。神鹿加二年四月,与众大臣商议击柔然,公卿大臣及保太后担心宋军进攻,均竭力劝阻。太常卿崔浩认为:宋闻陛下克统万,内心深怀恐惧,必不敢动;柔然自恃遥远,谓我力不能制,防备松懈已久,故夏则散众放牧,秋则聚众南掠,今乘其放牧无备出击,可一举灭之。
拓跋焘对其见解极为赞赏,遂决定留太尉长孙嵩、卫尉楼伏连镇守京都;命司徒长孙翰领兵由西道向大娥山,自率军由东道向黑山(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罕山),越过大漠,合击柔然可汗庭(今蒙古国哈尔和林西北)。
年五月,拓跋焘领军至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地区),舍弃辎重,率轻骑兼马(每一骑兼有副马)奔袭,直逼栗水(今翁金河)。柔然无备,临战震怖,民畜惊骇奔散;大檀忙焚穹庐,绝迹西遁。大檀弟匹黎先在东部闻魏军至,率兵欲救其兄,途中遭长孙翰骑兵截击而败,其渠帅数百人被杀。
六月,拓跋焘领军沿栗水西进至菟园水(今图音河),已经离开首都平城有三千七百里。魏军分兵搜讨,声势浩大,范围广阔,分军搜讨,东至瀚海,西接张掖水,北渡燕然山,东西宽里,南北纵深里,俘斩敌军甚众。原附属柔然的高车诸部乘机倒戈,抄掠柔然,归附北魏。柔然诸部前后降魏者计30余万落,魏军缴获戎马百余万匹,魏帝沿弱水西行,至涿邪山(约今阿尔泰山脉东南部)。
七月,拓跋焘引兵东还,至黑山,以所获班赐将士。大檀因遭惨败,愤悒病死。子吴提立,号敕连可汗。
八月,拓跋焘又遣万骑袭巳尼陂(今贝加尔湖东南),东部高车降魏者数十万落。十月,魏帝还平城,徙柔然、高车降附之民于漠南,东至濡源(今河北丰宁西北),西达阴山(今内蒙古阴山山脉),使之耕牧,收其贡赋。命长孙翰、尚书令刘絜、左仆射安原、侍中古弼共同镇抚。
今天,人们对于这场战斗的评价是:拓跋焘领军长途奔袭,以少胜多出奇制胜,大破柔然,威服高丽,为稳定北方创造了有利条件。自此,柔然势力削弱。双方虽仍有交战,但以北魏远袭居多,柔然主动进攻较少,并时有和亲往来。又说:拓跋焘先后13次出兵伐柔然,其中胜利11次,另有两次由于柔然先遁逃而没有战果,以年的这一战果最为辉煌。
北魏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但是木兰的父亲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无法上战场,家中弟弟年龄尚幼,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十几年的军旅生活。
去边关打仗,对于很多男子来说都是艰苦的事情,而木兰既要隐瞒身份,又要与伙伴们一起杀敌,这就比一般从军的人更加艰难。
可喜的是花木兰最终还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数十年后凯旋。皇帝因为她的功劳之大,赦免其欺君之罪,同时认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职。然而,花木兰因家有老父需要照顾拒绝了,请求皇帝能让自己返乡,去补偿和孝敬父母。
千百年来,花木兰一直是受中国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为她又勇敢又纯朴。她的事迹和形象被搬上舞台,长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保卫国家,可歌可泣。
然而,花木兰的姓氏一直是一个没有解开的谜:祖冲之《述异记》、李亢《异志》等古代奇异小说,皆提到木兰姓花。清代的戏曲著作《曲海总目提要·雌木兰》则说:“木兰事虽详载古乐府。按明有韩贞女事,与木兰相类,渭盖因此而作也。木兰不知名,记内所称姓花名弧及嫁王郎事,皆系渭撰出。”
一说为木兰本姓朱,清康熙年间的《黄陂县志》曰:“木兰,本县朱氏女,生于唐初,……假男子代父从军,……至今其家犹在木兰山下。”
焦竑在其《焦氏笔乘》中也说道:“木兰,朱氏女子,代父从征。今黄州黄陂县北七十里,即隋木兰县。有木兰山、将军冢、忠烈庙,足以补《乐府题解》之缺。”另有木兰是姓魏的说法,也有一说为木兰姓韩。
同时,花木兰的籍贯也引起了人们争议:徐鹏在年出版的第97期《中华活页文选》中的文章《木兰诗》里指出:“关于木兰的姓氏和籍贯……有人说她是谯郡人,有人说她是宋州人,有人说她是黄州人,有人说她是商丘人。”与之相伴的还有花木兰的生平争议等,但这些争议对今人来说已经不是十分重要了,因为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流传千古,有着忠孝节义深刻影响力的“木兰文化”已经变成了深邃的“木兰精神”,在中国的北方点亮了中国人的内心,也是我们在丝绸之路上民族融合的真实内心。把话说白了,一千多年前,花木兰的家就在今天的内蒙古。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