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传承多民族优秀文化打造魅力壮乡

新华社南宁12月2日电题:广西传承多民族优秀文化打造魅力壮乡新华社记者唐荣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自治区成立6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着力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织锦工艺大师谭湘光近日在宾阳县挂牌成立了“非遗传承基地”。基地在传承壮锦纺织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还将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帮助更多人通过壮锦纺织和壮锦产品生产增加收入。铜鼓、桂派戏曲曲艺、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广西拥有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时代发展,一些非遗项目使用不多,有的甚至濒临灭绝,迫切需要保护。近年来,广西完成了壮族三声部民歌、壮族歌圩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以及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等数字化记录工作,并正开展更多的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截至今年10月,共采集图片约1.8万张、视频资料小时、文字素材19.2万字,为广西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建立起数据库、基因库。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介绍,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传习所、生产性保护基地、生态保护区“五位一体”保护传承体系正在构建,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区、壮族文化(百色)生态保护区、苗族文化(融水)生态保护区等7个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先后建立起来。在各方努力下,广西已建立起国家、自治区、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各项保护工作正在有序开展。截至今年10月,广西共有刘三姐歌谣、侗族大歌等50项国家级非遗项目,项自治区级非遗项目,项市级非遗项目,项县级非遗项目。传统戏曲展示桂风壮韵“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弯又多。”为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广西舞台艺术经典作品彩调剧《刘三姐》11月在北京上演。诞生于年的彩调剧《刘三姐》取材于壮族歌仙刘三姐的传说故事。60年来,彩调剧《刘三姐》在国内外演出多场次,曾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保留剧目大奖、第四届全国地方戏(南北片)优秀剧目奖等奖项。广西舞台艺术工作者扎根八桂大地,将传统民族戏曲发扬光大,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处长邱玉红介绍,不久前举行的第十届广西戏剧展演上,广西近年创作的26台大型剧目密集上演。剧目紧扣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反腐倡廉等主题,山歌剧《股份农民》、壮剧《我家住在铜鼓岭》等作品源自现实生活,富有生活气息,极具民族特色。现代桂剧《赤子丹心》总导演、广西戏剧院院长龙倩说,创作人员坚守“用广西自己的地方戏曲演绎广西英雄人物”的初衷,通过独特鲜明的“广西视角”展示广西人民的好儿子黄大年的事迹,桂风壮韵通过剧情得到自然展现。广西通过实施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优秀剧本扶持计划项目等,不断推动传统戏曲剧目创作演出,开展“戏曲进校园”“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演出,为群众献上一场场精彩的文化盛宴,不断提升百姓的文化获得感。民族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绣球是广西极具特色的旅游工艺品之一,靖西市新靖镇旧州村有“绣球之乡”的美称,壮族青年男女定情信物绣球成为当地致富的产业。旧州多名村民有一半从事绣球制作行业,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当地人身着壮族服饰,坐在家门口缝织绣球的场景成为一道风景。被称为“民间绘画之乡”的桂林市临桂区五通镇有多名“农民画家”,他们农忙时下地劳作,农闲时拿起画笔,为国内外客户绘画,全镇农民绘画年销售收入超过3亿元。在国际旅游胜地桂林市阳朔县,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每天晚上都会上演,多名演员绝大多数是当地村民,自年以来每年演出多场。以《印象·刘三姐》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产业正在日趋壮大。河池市宜州区刘三姐镇下枧村的壮古佬景区主打山歌体验等旅游项目,村民们“唱着山歌把钱赚”。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介绍,广西充分发挥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扶持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钦州坭兴陶等民族文化和民间工艺品牌,不断提升广西民族文化产业竞争力。(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5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