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午后的小巷中暖阳照耀,些许树叶被风吹落添了丝凉意,偶尔有几个人影来往。“李老师好!”“过来啦!吃了吗?”响亮的打招呼声传来,小巷里顿时充满了人情味和生活气。人们口中的“李老师”就是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曲梅花奖得主、保定艺术学校党支部书记李玉梅。生活中的李玉梅,可以用“飒”来形容,一头利落的短发被整整齐齐地梳到脑后,身材挺拔,走路大步流星,举手投足流露出戏曲表演艺术家的风范。
不光是下了戏台后,戏台子上的李玉梅,才是真正的大放异彩。多年的刻苦追求,多部剧目的演出,让李玉梅的名字深深地刻在了人们的心中。年,李玉梅获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奖。而对她来说,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份荣耀来之不易。多年来,她一直用自己行动传承发展河北梆子艺术,让这缕梅香持久地延续在古城大地。
那个会唱戏的“小丫头”李玉梅出生在保定涞水县的一个小村庄,父亲非常喜欢河北梆子,经常在村里演出,慢慢地,在耳濡目染下,小小的人儿在心里种下了戏曲的种子。
十来岁的时候,许是因为对戏太过喜欢,李玉梅总是到村里的剧团,扒着窗户痴痴地看,看那些演员练功的一招一式,看他们化妆时慢慢勾勒妆容、整理头饰贴片,沉浸在如诗如画的艺术世界。有一次剧团里的人在练功时见到了李玉梅,就让她唱了一段,没想到李玉梅竟咿咿呀呀地完整唱了下来,人们都纷纷夸赞这个孩子有天赋。
初中那年,李玉梅考入了当时的涞水县文艺班,两年的时间,不管是文化课,还是表演技艺,她都是一丝不苟地学习,稳扎稳打地掌握。基本功练好了之后,老师们排了两出现代戏:《渡口》《审椅子》。回忆起第一次登台演出的场景,李玉梅依然记忆犹新。在演《渡口》那场戏的时候,李玉梅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胆怯和紧张,“当时就觉得反正我已经会了,唱着渡口,翻着小跟头我就上台了。”那时候村里还都是慰问演出,小小的李玉梅经常跟着父亲来往于邻村,演出的次数多了,周围村里的人们都知道了这个会唱戏的“小丫头”。
初中毕业之后,李玉梅没有继续参加县里的剧团,而是上了两年的高中。为此,李玉梅初中时的戏曲老师赵云生特意找到了家里,和她的父亲说:“如果孩子不干这行了,我死都不会瞑目的。”真挚的话语里满是惋惜。李玉梅自己也放不下从小热爱的戏曲。年,李玉梅被选拔到了雄县河北梆子剧团,进团后即担任主角。年考入保定市河北梆子剧团,年年底,李玉梅当了团长。这一当,就是十七年……
扛得起责任,同得了甘苦的“玉梅姨”“在我的印象里,梆子剧团里叫我李团长的人几乎没有,大家都是叫我玉梅姐或者玉梅姨。”说着,李玉梅不禁爽朗地笑了。然而亲切的称呼背后,是李玉梅与剧团里的人们共同度过的每一个笑与泪交织的日日夜夜。
每年的春秋两季剧团几乎全都在乡下,往往在大年初二吃了饺子,就踏上了送戏下乡的路。乡下的条件是异常艰苦的,据李玉梅回忆,冬天时,用来包头的水纱往水里一蘸,一捋,就冻直了,那化妆的片子也都是冰碴,把这些往脸上一贴,立刻会冻得演员们一个激灵。夏天的时候也是一样,早些的时候乡下没有空调和风扇,不管天气多热都要穿着厚厚的戏服,演员们热得衣衫都能挤出水来。“苦是真苦,但是当掌声哗哗响起,台下乡亲们一声声的‘玉梅’叫着,感觉比家人叫得都亲!”李玉梅眼里难掩激动。
作为团长的李玉梅,一直以来都跟团里成员们同甘共苦,从来没有搞过特殊。去乡下演出的时候车上有一百多个箱子,李玉梅都跟大家一起装台卸台。当时李玉梅跟大家一样,吃饭的时候遵守团里的“规矩”,端着碗,排队去打饭,然后和大家一边聊一边蹲着吃完。
在演出淡季时,李玉梅曾多次参加市里、省里的汇演,在一次演出时,河北梆子艺术家齐花坦担任评委,通过李玉梅对戏曲角色的精准诠释,得到了齐华坦的欣赏。后拜齐华坦为师。如今已经八十多岁的恩师,每当见到李玉梅的时候都会说上半天的戏,并时刻告诫她要为人民服务。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李玉梅不断前行。
古城保定的“一枝梅”对于李玉梅来说,“梅花奖”的得来不只是自己的功劳,这背后有着太多人的付出和支持。获梅花奖的那场戏是胡之风导演的《梦蝶劈棺》,当时河北梆子剧团里经常有演出,也要配合胡老师的档期,所以用来参赛的时间非常紧张,一场戏一共只排了20天。在演出前,李玉梅每次排练都要在很硬的地板上练习“跪转儿”这个动作,导致膝盖造成了严重的损伤,所以在演出时临时改了动作,并且忍着痛完成了整场表演。
获奖的那一刻,李玉梅心里更多的不是激动,也不是骄傲,而是知足。“当时顶着非常大的压力去参加的比赛,如果没有拿奖,谁都对不起。所以当拿了奖之后,就觉得之前吃的苦没有白吃,受的累没有白受,没有辜负大家的付出。”
在这之后,李玉梅不仅没有放松,反而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了,因为她知道,获得了“梅花奖”,意味着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更要时刻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不管自己生病与否,总让观众欣赏到最地道的梆子,看到最完美的演出。
传承梆子艺术的“李老师”为了河北梆子后继有人,同时也是延长自己的“艺术生命”,李玉梅选择卸任河北梆子剧团的团长职务,成为保定市艺术学校党支部书记,担起了培养年轻一代的任务。每天下午,她都会去学校给孩子们上课。用李玉梅的话来说,传承梆子艺术,“是我的责任,也是我应该做的”。同时李玉梅还有了自己的河北梆子研究基地——保定市光禹河北梆子艺术研究院。在这里,不仅是学生,退休的剧团成员、戏曲票友、企业家等等,他们也会在自己的领域里传播着河北梆子文化。偶尔也会聚在一起进行一些演出,让更多的人了解河北梆子艺术。近几年,李玉梅经常带领演员们进校园、进社区、进养老院,把戏曲文化带给更多的人。
在央视戏曲频道7月30日的《一鸣惊人》节目中,李玉梅带领保定艺术学校的学生,以河北梆子《穆桂英挂帅》选段惊艳亮相。演出中,李玉梅以专业的表演素养和丰富的舞台经验,让观众领略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让穆桂英这位不屈不挠、率军杀敌的巾帼英雄形象跃然于屏幕之上。
至今40余年的从艺生涯,李玉梅主演的剧目数不胜数,获得的大奖不尽其数,但是她还是会经常给自己“充电”: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