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艺术始终与时代同步,与时俱进,保持着旺盛的舞台活力,与人民生活在一起……”5月29日下午,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原研究员、著名戏曲理论家周育德在“秦腔艺术讲座”上,将“古老而青春的秦腔艺术”讲给线上线下的观众听。
作为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的系列活动之一,当天下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陕西省艺术研究院、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艺术研究所、青海省艺术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艺术研究所联合主办,陕西省图书馆协办的第二场秦腔艺术讲座在陕西省图书馆报告厅举行。
讲座由陕西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何桑主持。陕西省艺术研究院院长、研究员丁科民,西安市文旅局组织人事处一级调研员、西安市艺术研究所临时党政负责人张保荣,陕西艺术职业学院戏曲系书记白焰,西安演艺集团传习中心秦腔委培班行政主管赵方,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雒社阳,西安工程大学教授兰宇,《当代戏剧》杂志资深编辑李季等领导、专家参加了讲座。
讲座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现场参与旁听的有来自陕西省艺术科研机构的专业研究人员,来自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来自陕西艺术职业学院、西安演艺集团传习中心秦腔委培班的学员,来自陕西青年剧评团、陕西青年剧作家评论家联盟的新兴戏剧创作评论团队,以及来自“陕图讲坛”的众多秦腔爱好者共计余人。讲座全程直播,通过互联网收听收看本次讲座的人次过11万。
作为主讲嘉宾,周育德以“古老而青春的秦腔艺术”为题,围绕秦腔在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以及浩如烟海、灿若群星的秦腔剧目,描绘出一幅鲜活的秦腔历史演进图卷。
在两个小时的讲座中,周育德以深厚的学养、广阔的视野、生动的语言、饱满的热情,向听众们娓娓道出历史悠久的秦腔如何在我国三百多个戏曲剧种中长盛不衰,而且还成为为数不多保持着强大生命力剧种的秘诀。
周育德指出,明末清初形成的梆子腔声腔系统的戏曲大家族中,秦腔是发育得最健全,体系最完备,影响最广大的一支。在近代中国,秦腔锐意求新,一直走在改革的前列。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中,秦腔的前途无比光明。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多元化的当今时代,古老而又青春的秦腔艺术仍然以它独特的艺术牢牢扎根在秦川沃野、千里陇原、塞上江南、青海湖畔、新疆大漠的广袤土地上,从西北五省区唱到了大江南北、黄河两岸,并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唱向全世界。
(周权/图)
责编:李晓霞